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节卡机器人将携具身智能成果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面向真实场景多点落地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节卡机器人将携具身智能成果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面向真实场景多点落地

来源:北青网2025-08-07 17:07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将于8月8-12日在北京举行,今年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这场汇聚全球1500余件展品的行业盛会,将成为展现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的核心舞台。协作机器人头部企业——节卡机器人将携具身智能成果亮相合作伙伴阿尔勃特展台(展位号A馆A137),展示具身智能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

  集成移动底盘、协作机器人和视觉系统的复合机器人,具备环境感知、定位导航、移动操作及人机协作能力,是具身智能的物理载体之一。即将参展的节卡复合机器人面对人来人往的复杂环境,无需固定工件与机器人的位置关系,即可自主完成料箱定位、路径规划、障碍规避到精准码放的全流程作业。这种“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做”,标志着具身智能已从概念走向工业生产的实际应用,成为提升柔性制造效率的关键力量。

  节卡复合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软硬件一体化设计方案,一个操作终端就能统一控制手(机械臂)、眼(视觉传感器)、脑(主控系统)、脚(移动底盘)等技术参数,形成“感知-执行-决策”闭环,目前已在汽车制造、数控机床加工、电子及半导体等行业实现批量化应用。

  以半导体行业晶圆盒搬运场景为例,节卡复合机器人兼具“移动”和“作业”两项功能,双激光双视觉避障、碰撞检测保护,设备运行均速最高可达1.5m/s,可满足0.3g振动量需求。在空间感知上,它能够动态估算空间位姿,通过视觉定位补偿系统和偏差补偿算法,对光线变化、碎屑等影响有极高的适应能力,综合定位精度可达到±0.5mm,满足晶圆盒取放料过程中的高精度对接要求,也能有效解决当下晶圆盒转运过程中因人工搬运不稳定影响综合稼动率、震动值过大致使原料损耗,导致产品报废的问题。

  节卡复合机器人晶圆盒搬运

  具身智能需要通过与复杂环境的持续互动来发展认知能力,这不仅需要企业的技术创新,更需要产业链的协作合作。

  即将参展的节卡复合机器人深度融合了阿尔勃特纯视觉系统,采用视觉感知相机+神经网络学习的方式,实现机器对四维时空内动态物体和空间关系的全面感知、理解,让机器与物理世界可以自然交互。“而展区内另一家企业——奥比中光,是我们JAKA Lumi具身智能平台的视觉合作伙伴。我们也期待与产业链创新主体通力合作,构建更加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打通‘实验室-仿真验证-产业落地'的全域闭环,让具身智能产业化多点落地。”节卡机器人相关业务负责人檀鸿浩表示。

  节卡Lumi具身智能平台批量交付

  节卡机器人依托自身在协作机器人本体上的技术积累和产业优势,从2024年开始陆续推出具身智能家族产品,包括双臂人形JAKA K1、足式人形JAKA K1L,轮式人形JAKA K1W、具身平台JAKA Lumi及复合机器人,2024年已小批量交付300余台,覆盖即时数采、模型训练、商用场景、非结构化工业环境到移动作业场景。“今年也已经与部分汽车产业链企业就具身智能应用展开场景测试与验证,探索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下的工艺融合、场景适配和长期应用能力。”檀鸿浩说。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队首次参加世运会软式曲棍球比赛

  • 贵州加快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宏硕生态农业农机合作社,王建刚守在水田边,脸上的汗连珠落下,在稻秆上摔出水花。在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推动下,再生稻种植在湖南年推广面积已超400万亩,越来越多种粮大户从中受益。
2025-08-04 09:43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韩文标团队首次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为揭开双黑洞的形成之谜提供了全新线索。研究团队注意到,若双黑洞在第三个致密天体附近并合,绕第三个天体的轨道运动会产生沿着观测者视线方向的加速度,进而通过多普勒效应改变引力波频率,在信号中留下独特“印记”。
2025-08-04 09:40
经过近10年的持续攻关,研究团队采用单晶石墨作为前驱体,在金刚石压砧内的准静水高压(2亿兆帕)、高温(1400摄氏度)条件下,成功合成百微米级大小、高度有序的六方金刚石三重孪晶样品。
2025-08-04 09:37
现在,深海所的科学家与合作者首次在深渊极限深度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群落,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太平洋的深海俯冲带,在海沟中绵延超过2500公里。“我们的分析显示,深渊冷泉甲烷的碳和氢同位素值非常负——指示甲烷是微生物成因,是在微生物作用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的。
2025-08-04 09:36
光明日报上饶8月3日电 记者王洋、李玉兰、胡晓军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在蜘蛛物种多样性初步调查中发现了跳蛛科合跳蛛属新物种——婺源合跳蛛。
2025-08-04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