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暑期,来自江南大学的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积极参与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春晖·农禾夏日行动计划”,前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开展主题为“江南锡韵绕严家桥 洄游新农振兴乡村”的“三下乡”驻村调研实践活动,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农文旅融合为乡村产业升级与发展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严家桥村位于太湖流域,是锡、澄、虞三地交界的江南古镇,拥有700多年历史。它是锡剧发源地、革命根据地、唐氏家族发祥地,也是人才辈出的教授村,有“四码头”(米、布、书、医)之称。该村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深入了解严家桥村的历史文化与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对村两委成员、返乡青年、非遗传承人、康养中心负责人、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展开深入访谈,汲取乡村振兴的智慧与力量。
村两委成员介绍,该村的经济结构以农业为核心,近年来通过精心培育“严家桥大米”等特色农产品,成功推动了农业、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多元共进的良好局面。
团队采访了当地农文旅融合的菠菠叔家庭农场,农场主说:“我们的农场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民投身有机农业,还巧妙地将农家乐模式与文旅研学活动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农文旅融合能够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亟待一批又一批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新生力量投身其中。”团队负责人说。
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调研菠菠叔农场。荣苏萌 摄
融非遗韵味与青春活力于一体:为全面振兴积聚文化势能
一场村民们喜闻乐见的纳凉晚会,不仅能够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更能够营造邻里之间和睦的氛围。团队联合锡山区乐羊艺术团在锡剧小剧场举办了一场名为“古韵严家桥 夏夜纳凉情”的纳凉晚会,为“锡剧之乡”送上了一场融合非遗韵味与青春活力的文化盛宴。
在节目的打磨阶段,团队特别采访了多位资深锡剧传承人以及锡剧宗师的后人。“只要我们戏曲人齐心协力,戏曲艺术一定能够薪火相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锡剧传承人的信念让团队深受感触。从老一辈艺术家们精湛的演绎,到“锡剧班”中儿童们专注而充满希望地学艺,实践团青年们看到了艺术传承的生动实践。
纳凉晚会现场的锡剧节目表演。魏微笑 摄
古村落如何焕发新光彩?答案是“劲往一处使”
尊老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九如城康养中心,开展了一场温馨的慰老助残活动。
团队负责人表示,“让青年回归乡村,让乡村拥抱青年”是“春晖·农禾夏日行动计划”发起的初衷,也是江南“马先声”锡韵知行团在本次“三下乡”实践中秉持的初心。团队将继续守护江南文脉,助力水乡新生,汇聚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让锡韵古村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魏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