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深入宣传我国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亮点成就,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专家解读稿件。
本期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徐鹏、吕云龙两位专家,阐释《今年上半年物价运行基本平稳》。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 徐鹏 吕云龙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6月CPI同比实现由降转升。尤其是核心CPI持续回升,6月涨幅扩大至0.7%,创近一年多来新高。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8%,近期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纵深推进,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治理力度加大,部分工业领域产品价格已显现企稳回升的迹象。综合来看,上半年物价总水平运行基本平稳,近期呈现出温和回升的良好态势,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国内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
2025年6月2日,游客在山西省运城博物馆参观新石器时代东庄类型彩陶盆。(闫鑫摄/光明图片)
观察物价运行,既要看同比辨其“位”,也要看环比明其“势”。从环比看,二季度CPI平均环比降幅为0.1%,较近五年同期平均值收窄0.1个百分点。反映物价运行呈现向好态势。
CPI同比转正。分月看,1月份,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CPI同比上涨0.5%;2月份,节后消费需求季节性回落,叠加去年春节的高基数影响,CPI同比下降0.7%;3月份,提振消费需求等政策效应逐渐显现,CPI同比降幅收窄至0.1%;4-5月份,主要受国际油价回落影响,CPI同比下降0.1%;6月份,受成品油、汽车等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CPI由降转涨,6月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结构上主要受食品和能源项拖累。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上半年CPI交通工具用燃料项价格同比下降6.9个百分点,其中6月同比下降10.8%,降幅较年初扩大10.2个百分点。同时,上半年CPI食品项价格同比下降0.9%,二季度降幅有所收窄。
更能反映宏观供需态势的核心CPI持续回升。今年上半年,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4%。受消费需求改善影响,核心CPI延续回升趋势,6月同比上涨0.7%,创近14个月新高。“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品需求,推动相关产品价格好转,6月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0%、2.0%和1.0%,涨幅较一季度均有所扩大。汽车价格降幅逐步收窄,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4%和2.5%,降幅分别为近28个月和26个月最小。服务价格稳中有涨,服务CPI二季度同比上涨0.5%,涨幅较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2025年6月24日,浙江省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智能工厂车间里,新能源汽车正在装配中。(胡肖飞摄/光明图片)
随着各项政策加力实施,“新”“绿”“智”领域供需关系改善,近期价格呈企稳回升良好态势。如相关部门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力度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和产品品质提升逐步推进。6月份,汽柴油车整车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0.3%,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9个和0.4个百分点;光伏设备及电子元器件制造价格降幅收窄1.2个百分点。再如我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受此带动,6月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同比上涨3.1%,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4%。
展望未来一段时期,宏观调控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社会预期得到有效提振,市场供求关系持续改善,这些积极因素将推动物价总水平实现温和回升。
一方面,我国不断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体系,持续加强并创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着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宏观、中观、微观政策的统筹,确保各类政策同向而行、凝聚合力。尤其是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两重”“两新”等系列政策的组合拳效应显现,将支撑物价平稳运行。
2025年5月24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通道电网与晨雾、山峦和乡村相映成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何清摄/光明图片)
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5.3%的中高速增长,彰显出强劲韧性与活力。近期,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6个百分点至5.2%,摩根士丹利等机构也同步跟进修正预测,充分表明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物价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温度计”,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势头,将有力支撑物价总水平平稳运行。
总体来看,财政货币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持续深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投资信心与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工业品供求关系持续优化,支撑物价平稳运行的动能明显增强。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赵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