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与精准监管要求,税务合规是企业稳定前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南宁市税务部门聚焦企业财税管理的痛点难点,从源头规范票据管理、精准适用优惠政策到内控数字化转型,引导广大经营主体合规经营、依法纳税。
把好发票管理“入账关”
在食品加工行业,丰富多样的原材料,为创造独特风味和多元口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却也带来了财税管理的现实挑战。原材料种类繁杂,同一原料可能用于出口免税、内销应税、研发领用等不同场景,导致进项税额归属难以精确划分。如何扎紧发票管理“入账关”,是企业合规经营的关键课题。
广西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以加工和出口生姜及生姜制品为主,兼营香料、养生膏滋及螺蛳粉配料包等产品,其原材料发票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农产品收购发票等多种票据类型。
“不同用途对应着完全不同的进项税额处理方式,”该公司办税人介绍,“出口免税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内销征税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则可以正常抵扣。”
为帮助出口企业合规享受各类税费优惠政策,隆安县税务局辅导企业建立免税与应税项目进项税额分类台账,在财务核算中单独标识出口业务相关采购凭证,充分防范出口业务的涉税风险,引导企业走好合规经营道路。
“目前原材料发票情况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虽然复杂,但在税务局的指导下,我们一直严格按照用途划分进项税额。”该公司办税人表示。在发票校验环节,公司会核对供应商名称、开票内容与合同及实物是否一致,并在发票抵扣环节分开核算出口免税货物和出口免抵退税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同时,要求研发部门领用生产材料时,必须填写研发项目领料单明确用途。
把好税惠政策“适用关”
在国家“双碳”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广西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在北部湾经济区布局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形成了水力与光伏互补的发电体系。基于在西部地区开展鼓励类产业经营的实际,该公司在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中申报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
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适用不是简单的经营行业与鼓励类条目对照,需要满足一定前提条件。南宁市青秀区税务局在对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适用性核查中发现,该公司虽属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的“清洁能源发电”范畴,但其实际经营中存在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不足和业务归集口径偏差等两方面问题,因此未达到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条件。
面对这一涉税风险点,南宁市青秀区税务局立即对企业开展政策辅导,详细解释企业不符合优惠条件的原因,厘清收入归集口径。在税务部门指导下,该公司及时对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进行了更正,确保了申报准确、合规。
把好财税管理“内控关”
良好的财税管理能力是企业稳定经营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宾阳县丝绸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宾阳县某丝绸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行业的财税管理难题,实现财税管理从“人控”到“数控”的跨越。
在蚕茧收购、缫丝及织造等业务中,丝绸行业普遍面临生产与财务数据脱节等问题。过去,由于生产部门的蚕茧收购量、缫丝损耗率、库存等数据与财务系统不同步,财务部门完成成本核算需耗时10天,手工统计误差率高达8%,进项税额抵扣台账难以精准匹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经营决策效率,更让企业面临潜在的税务风险。
面对挑战,该丝绸有限公司引入先进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推动生产制造、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深度融合。“现在生产部门的数据能够实时同步至财务系统,财务部门能依据准确数据及时完成成本核算、费用分摊和税务申报,成本核算周期从10天缩短至3天,手工统计误差从8%降至0.5%。”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道,“系统还可自动根据蚕茧收购的品种、单价、数量生成规范发票数据,关联进项税额抵扣台账,解决了收购发票管理混乱的问题。”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南宁市税务部门也在不断探索促进企业财税合规管理的服务模式。宾阳县税务局根据蚕丝企业行业特性,通过税企微信群、“税费辅导周三见”等渠道深入解读行业政策要点、发票管理规范等税费热点难点,发挥税收大数据的作用,实时扫描企业涉税风险点,帮助企业及时自查自纠,规避不必要风险。(韦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