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6日,“守护中国好水”项目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启动。
专家媒体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强调要加强水处理技术创新,保障国民饮水健康,以新质生产力守护“中国好水”。
专家学者们围绕优质水源保护与发展、科右前旗草原河流保护和发展情况、边境草原原生态旅游体验项目建设等各自发表了意见,为科右前旗的“好水”守护与利用提出建议。活动期间,专家组和技术人员还在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和归流河镇白音居日合山吉祥泉采取水样。
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文强表示,“通过此次‘守护中国好水’活动,有利于推动科右前旗水资源保护迈上新台阶,探索水资源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启动仪式结束后,专家媒体调研组一行走进科右前旗归流河、乌兰河流域,围绕草原河流保护与发展、草原生态价值实践路径、生态产业振兴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先后考察了草原宿集项目区、边境草原原生态“两山转化”项目、千亩“城中草原”等生态保护项目。
这些年,满族屯的山洪沟治理让汛期河水“听话”了,海勒斯台河的清淤让鱼虾回来了;80%的畜禽粪污变废为宝,90%的农田用上测土配方肥,农药少了15%,让水更清了。还有50多位河长一年巡河200多次,走了近1000公里。
2025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环境科学专委会联合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单位启动“守护中国好水”课题项目,开展“优质水源保护与发展”评估管理标准编制工作。项目组将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先进性的水源地和流域开展调研,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估研究,构建优质水源保护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守护中国好水”生态保护管理机制,形成“守护中国好水”课题项目实践典型成果案例,以技术评估和生态宣传等活动促进优质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目前,《优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评估技术指南》《优质水源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管理规范》标准正在编制审定中。(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