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7月29日,农业农村部就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聚焦“最先一公里”,持续推进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加快补齐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短板。实施中央财政冷链项目,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
二是推进冷链重要节点建设。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要素聚集、业态创新、引领产业等能力的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打造链接城乡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枢纽;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仓储保鲜、初加工等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打造产地综合服务平台。
三是优化产地市场体系。建设33个国家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发布663个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同时,印发了《省部共建农产品产地市场工作指引》,推动产地市场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雷刘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优网络、强协同、增效益’的总体思路,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优化产地冷链的规划布局。农业农村部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持续优化以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为基础支撑、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为综合服务平台、区域性骨干冷链物流为关键枢纽的产地冷链物流网络。
二是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推动老旧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更新改造,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政策支持力度,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同时,发挥财政金融协同联动作用,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融资模式,共同支持整域冷链物流建设。
三是完善冷链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发挥学科群作用,将冷藏保鲜技术纳入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内容。推动各地将冷藏保鲜技术纳入农技推广的重点方向。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等主体拓展冷链物流技术服务。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结构,提升制标贯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