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人寿以高质量金融保险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中国人寿以高质量金融保险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来源:光明网2025-07-25 18:12

  近期,多个关于促消费的专项方案密集出台,致力于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聚焦丰富保险保障、加大信贷支持、助力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持续为消费市场注入金融“活水”。

  丰富保险保障 让居民消费更有底气

  中国人寿立足保险主责主业,持续丰富和优化涵盖健康、意外、养老等各领域保险产品,通过商业健康险、政策性健康险、大病保险、“一城一策”惠民版补充医疗保障、意外险、失能险等丰富产品供给和便捷理赔服务,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为保障居民消费能力提供坚实后盾。

  市场调查显示,80%的工薪阶层担忧突发失能风险,但常见的健康险主要针对疾病确诊或发生医疗费用提供一次性保障,对收入损失的补偿尚存空白,失能者面临长期收入下降或中断困境,最终影响其正常消费需求。对此,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聚焦居民失能收入损失的风险,推出国寿康宁失能收入损失保险产品,失能损伤标准覆盖多项身体结构和身体功能损伤,并通过多重保障和长期现金流缓解客户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为居民消费保驾护航。

  除了发挥医疗保险支付杠杆功能,中国人寿还推动“事前预防”理念融入健康险保障体系,进一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健康管理需求。例如,中国人寿寿险珠海分公司首席承办并负责运营管理和投保推广的珠海市“大爱无疆”附加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利用累计结余资金实施疾病筛查活动,帮助发现1万例癌症高风险阳性案例,确诊癌症135例,发现早期肺癌患者6例,助力居民早发现早治疗,结合保险保障大幅减轻医疗支出压力。

  针对居民养老保障需求,中国人寿举全集团之力加快建设养老金融国寿服务体系,着力发展各类商业保险年金、养老资管产品等,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健的财富积累和持续稳定的养老金收入,有效满足老龄阶段财务收支匹配的保障需求,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其中,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养老险公司已陆续发行10余款商业养老金产品,丰富人民群众养老选择,同时推动企业年金扩面提速,提高职工养老保障水平。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企业年金集合计划服务企业数超1.8万家,服务提升各类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消费保障水平。

  小微企业不仅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促进消费的“生力军”。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服务小微企业近85万家,提供风险保障近60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累计支持1427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超46亿元,服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690家,切实助力保障经营主体平稳健康发展。

  加大信贷支持 让居民消费更有意愿

  假期是每年提振消费的关键时点。在重要假期节点,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均适时推出覆盖出行、商旅等多领域的线上线下活动。例如,在春节长假,广发银行信用卡快速响应广东省发起的“请到广东过大年”倡议,推出机票优惠与酒店折扣活动,以优惠福利进一步激发游客出行意愿,支持广东省旅游消费。“五一”期间,广发银行信用卡围绕自驾出行、酒店住宿、餐饮等多个假期高频消费场景,推出系列优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停车洗车充电优惠券包、餐饮品牌消费“买一送一”等,助力进一步激活多种服务业态。“国寿616”客户节期间,广发银行“超级广发日”品牌活动聚焦线下消费,深度运营全国超300座品质商圈,惠及超10万家商户,通过投入“真金白银”,极大激发居民消费意愿。

  针对大宗消费和以旧换新需求,广发银行精准创新金融产品。例如,推出额度最高100万元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并定期发放利率优惠券,为居民购置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数码产品、家居装修等提供金融支持,有效释放大宗消费潜能。结合国家补贴政策,广发银行继续深化以旧换新支持,推出“国补叠加银行券”模式,将以旧换新补贴与广发信用卡专属优惠券相结合,让消费者享受双重优惠,同时与优质商户合作,上线以旧换新专项活动,助力消费者“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

  广发银行还以金融服务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在带动消费的同时,实现助农目标。例如,在电商平台广发商城特设“湖北广西特产节”专区,通过信用卡积分高比例兑换机制,引导客户便捷购买中国人寿帮扶优选农产品。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广发商城“乡村振兴专区”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1亿元。

  拓展消费投资 让居民消费更有支撑

  消费基础设施是消费活动的主要载体,为提振消费市场提供广泛的消费场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的投资对促进消费起着支撑作用。中国人寿投资业务板块持续深化投资支持优质消费设施发展,努力为居民消费提供优质高水平的消费环境。

  例如,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资产管理公司以4850万元投资全国首单农贸市场公募REITs——易方达华威农贸市场REIT,其底层资产为福州市华威西营里农产品交易中心。市场内设有交易店面150余间、交易摊位300余个,以丰富产品品类吸引大量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普通消费者,每日前来采购的人流量数以万计,不仅满足当地市民日常饮食所需,还为周边餐饮企业、商超等提供丰富且稳定的货源,有力促进当地餐饮、零售等相关消费行业的发展。

  未来,中国人寿将进一步发挥业务功能作用,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助力改善消费条件、创造消费场景、营造消费氛围,深入服务全社会“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为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贡献新的更大力量。(王凡)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