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部,坐拥“天然药库”等生态资源优势,丰富多样的中药材资源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河池市税务部门聚焦中医药产业“三产融合”,着力疏通产业经脉,支持产业从“原始药草”向“高精尖制剂”升级,助力中药材产业实现从“石缝经济”向“绿色银行”的链式跃升。
在东兰县长江镇纳洪村,东兰县一家中草药种植企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参与林下种植,然而,随着参与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农户日益增多,分散农户销售药材开票难、合作社收购药材成本票取得繁等问题逐渐显现。
针对此情况,东兰县税务局“兰税药香”特色服务团队主动深入中药材种植户和合作社,发放“政策明白卡”,现场解读涉农税收政策,辅导合作社完成电子税务局“农产品收购企业资质备案”,规范使用“蓝字发票开具”模块中的“特定业务-农产品收购”功能,“兰税药香”团队同步提示虚构农产品收购业务、虚开收购发票的风险,助力药企有效破解开票困境。
如今,东兰县已成为重要的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2024年中草药种植面积3127亩,产量761.85吨,林下中草药种植日趋规模化、标准化。
河池市依托万亩生态药园,构建直供智能提取车间的通道,以“智慧工厂”高效联结种植与加工环节,实现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增值。
在广西一家药业有限公司车间,桑枝经过提取、分离、纯化等工序,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桑枝总生物碱,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领域。该企业负责人韦素丹表示,虽已掌握高质量提取技术,但目前仍处于制剂初加工阶段,亟须研发资金支持以探索深加工路径、升级提取技术。
面对企业升级需求,河池市宜州区税务部门组建“金钥先枫-专精特新”税费服务团队,引导企业划定专家咨询费、研发保险费等边界费用清单,设置“企业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的预警红线,建立“人工复核+系统校验”机制管控涉税风险。
同时,“金钥先枫-专精特新”税费服务团队通过梳理企业研发投入明细,精准识别桑枝生物碱纯化工艺、缓释制剂开发等核心项目,靶向匹配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广西某药业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去年到现在,公司累计享受到1506万元的税费减免,有力地支持了桑资源综合开发向高附加值的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巴马某生物科技研究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干细胞提取、培养以及存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医药公司,走进该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新购置的精密仪器。
巴马瑶族自治县税务局“老庚工作室”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识别研发活动界定模糊与费用归集混淆等风险,采取上门走访、实地核查企业项目台账及实验记录等方式,结合干细胞提取、冻存复苏等不同研发阶段拆解费用构成,精准界定各环节投入范畴与区分标准,构建起从费用拆解、台账明晰、核算规范到政策适用、合规管控的一体化全流程辅导机制,助力企业规范财务处理,有效防控涉税风险。
巴马某生物科技研究公司负责人介绍道:“近三年,公司累计享受各类税费减免53.7万元,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5%,先后获得2项发明专利、6项新型专利,逐渐突破发展瓶颈,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为临床医学提供全新的技术方案。”
下一步,河池市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服务,在融合中医药产业一二三产发展上精准发力,筑牢企业合规经营根基,让林间药香惠及千家万户。(马艳兰 陈惠芳 梁海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