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经济光明论丨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经济光明论丨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来源:光明网2025-07-24 16:50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深入宣传我国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亮点成就,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专家解读稿件。

  本期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孙颖、高虎、蒋茂荣三位专家,阐释《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孙颖 高虎 蒋茂荣

  2025年上半年,国际大宗能源商品供需形势总体宽松、价格保持较低水平,但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延宕,伊以爆发严重军事冲突,导致国际油价出现短时剧烈波动,能源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在此背景下,我国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能源电力生产,提升能源保供能力,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济光明论丨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2025年6月6日,航拍贵州省黔西市素朴镇和贵阳市修文县六广镇交界处建设的乌江索风营水电站,该水电站实现连续安全运行近20年。(周训超摄/光明图片)

  一、国内煤、油、气、电产量全面提升

  煤炭生产和库存保持高位,可有效兜住能源供应底线。今年以来,晋陕蒙新等主产区煤炭优质产能持续释放,全国煤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6%以上。1—5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9.9亿吨、同比增长6.0%,国内原煤生产量保持历史最高水平。迎峰度夏时期,国家有效调节煤矿、港口、电厂等环节煤炭库存,重点电厂煤炭库存维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天数超过30天,煤炭可充分发挥能源电力保供的“压舱石”作用。

  油气“增储上产”持续发力,国内产量稳步提升。上半年我国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首个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获得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级整装油田。国内油气产量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1—5月全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9028万吨、同比增长1.3%;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0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0%。值得一提的是,煤层气生产取得突破,山西省煤层气产量屡创新高,1—5月累计产量达60.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5%。

经济光明论丨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2025年6月13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古城村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谢东摄/光明图片)

  电力生产能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如期推进。1—5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2.6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5亿千瓦、增长128%,达到历史新高,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国家周密安排了一大批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保障了迎峰度夏期间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如,国家电网140项、南方电网2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6月开始投运,这是我国首个投产送电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计输电能力800万千瓦,工程全部投运后每年可从新疆哈密向重庆输送超360亿千瓦时电量,将极大提升近年来持续遭受高温影响的川渝地区电力保供能力;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在5月全线贯通,为下一步正式投运、缓解华中地区电力短缺打下良好基础。

  二、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四个亮点

  清洁能源投资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我国长期重视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近十年一直引领全球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清洁能源行业投资进一步加快,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我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2024年已超过6000亿美元、占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比重的1/4。2025年1—5月,全国太阳能、风电、核电、水电等清洁项目投资合计增长26.6%,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也同比增长19.8%,拉动了全部能源投资显著增加。同期,全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同比增长25.4%,在全社会投资增速3.7%中能源投资贡献了1.6个百分点,能源投资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8%。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接近六成。截至5月底,全国水电、风电发电装机分别达到4.4亿千瓦、5.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首次超过10亿千瓦,成为仅次于煤电的第二大电源。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1.4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的59.2%,年内提升幅度达到3.2个百分点。特别是1—5月新增风电0.46亿千瓦、光伏发电1.98亿千瓦,分别增长134%和150%,均创历史纪录,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相当于德国全部的发电装机。

经济光明论丨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2025年5月24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道罗城村,“西电东送”特高压输电通道电网与晨雾、山峦和乡村相映成景,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生态画卷。(何清摄/光明图片)

  风、光发电增量超过全社会用电增量。近两年,我国风、光新增装机合计分别达到2.9亿千瓦和3.6亿千瓦,风、光发电已成为我国新增电量供应的主要来源。1—5月,全国风、光合计发电增量1760亿千瓦时,在创造新纪录的同时,也超过了同期全社会用电增量的1300亿千瓦时,煤电发电量则同比下降了3.1%,表明风、光发电已开始对存量煤电实现替代。在风、光发电带动下,1—5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了4.4个百分点,达到38.9%,表明我国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迈上新台阶。

  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延续2024年四季度以来较快下降态势,节能降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如,绿色、智能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1—5月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0.8%、18.3%、32%;与之相反,传统高耗能产品产量回落,水泥、粗钢、平板玻璃产量分别同比下降4.0%、1.7%和4.9%,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同时,传统产业与经济发展开始出现“解耦”态势。又如,产业高端化带动工业结构持续优化,5月全国规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0%和8.6%,显著高于5.8%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单位增加值能耗继续保持下降。从用电量数据看,1—5月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3.1%、12.5%和11.0%,反映出绿色化、高端化产品需求增长迅猛,有力推动了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此外,“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推动高效节能工商业用能设备和家用电器加快应用,将积极促进重点用能领域和居民生活领域节能降碳。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赵艳艳

经济光明论丨上半年我国能源保供能力全面提升 绿色低碳转型呈现多个亮点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 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精彩剪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