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哈密举办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哈密举办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5-07-21 10:51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 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会议由哈密市人民政府、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主办,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铁道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华曜新能源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协办。

  本次交流会聚焦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定位,汇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两院院士、科研机构代表及产业链企业精英,共同探索光热与新型储能技术突破路径和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哈密乃至新疆、全国光热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等出席会议。中国能建投资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茅向前等致辞。

  茅向前表示,哈密市积极践行“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定位,聚力打造“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样板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光热、储能等重要新能源项目,新能源产业全面彰显新气象、迸发新活力。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作为中国能建的旗舰与核心投资平台,着力打造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交能融合、氢氨醇油、智算中心+AI“五大重点业务”,加快培育以新能源、新型储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及未来产业,大力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协同发展。

  王中林院士,管晓宏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立业,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高级顾问孙锐,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发展部主任鲁刚作主旨演讲。

  王中林在《光热转换与微纳能源技术——原理、材料、全球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太阳能热发电是通过收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发电的技术,从光热效应、红外吸收效率影响因素等物理原理上,从光热转换材料上介绍了光热技术现状与趋势,并指出了未来面临材料成本与规模化生产难题、长期光照稳定性问题、柔性/可穿戴系统集成技术瓶颈、系统成本四个挑战,未来重点发展AI优化材料设计、光热-发电混合系统、可持续可降解光热制剂开发。

  管晓宏在《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能源电力系统绿色化势在必行,经济储能技术是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关键,也是为未来算力、数据中心提供绿色能源的基础;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改变碳排放与发展权关联、减碳必须付出代价的认知;氢赋能零碳供能、储能、转换和互补的系统工程,将可能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提供零碳能源,确保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

  肖立业在《大规模电加热储热及其混合储能技术》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可再生新能源+储能+发电/热电联供技术在经济上具有较好的优势,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未来可在系统设计、集成和降本增效领域进一步研究,可为“双碳”战略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途径。

  孙锐在《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可以发挥我国火力发电产业的优势,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市场需求;国内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需要针对相关技术进一步开展研究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性能,进一步降低工程投资。

  鲁刚在《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资源体系集成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型调节资源体系建设要先行,对光热、新型储能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应立足引导助力其在调节资源体系整体变迁中整体功能价值发挥;面对新能源全面入市,新型储能发展将由强制配储政策驱动,逐步进入“市场化收益机制+成本下降”驱动的增长阶段。

  交流会期间,新疆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重磅揭牌。据介绍,该中心由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中能建新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本地高校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建,首创“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协同机制,聚焦30万千瓦级光热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攻关。

  本次会议构建了“政策-技术-产业-应用”深度对话平台,为哈密建设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基地凝聚共识。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等示范项目,见证哈密能源创新实践成果。(李孟鹏 杨梓安 实习生 王连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