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表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进”,关于外资企业在华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是“出”,关于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进一出’两个方面都很重要。”
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直接影响着外商投资的信心。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首先,主动推进法治建设,营造可预期的创新环境。“我们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同时,积极推进国内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完善,完成专利法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胡文辉介绍,目前还在推进商标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修改。
其次,主动优化保护机制,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提高专利商标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建设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其中备案外资、合资企业超过8000家,“这些企业能享受到与国内企业同等的专业服务和优惠政策。”胡文辉说道。
最后,主动加强常态化沟通,营造亲清的政企氛围。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工作座谈、开展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主动听取外资企业的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知识产权服务。
“在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我们也主动加强对我国出海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胡文辉介绍道。一是在法规完善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配合司法部起草了关于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的规定。二是在专业服务方面,强化风险预警和应对指导。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向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393次,咨询服务6885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三是在基础支撑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大涉外知识产权律师培养力度,联合司法部开展专题培训。“我们还收集汇编189个国家和地区的1339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国际条约,发布16个重点国家知识产权国别指南和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南,持续加强信息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