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在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与智能革命的浪潮中,激活航运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核心引擎”。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聚焦航运新质生产力》系列稿件,邀请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度解读与亮点剖析,共同勾勒航运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蓝图。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考察时指出,宁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全力服务国家战略,港口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4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同比增长4%,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30万标箱,同比增长11.3%,稳居全球第三。
“今年,我们持续打好组合拳,全力推进港口生产稳健增长。上半年,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14亿吨,同比增长0.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04.8万标箱,同比增长9.8%。”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成波表示,宁波舟山港以四大能级提升为实践路径,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规划至2035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年吞吐量能力预计达到18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将达到6000万标箱。
一是聚焦枢纽通达能力提升,夯实服务国家战略的硬核根基。“我们坚持枢纽‘扩容扩能+提质提效’双轮驱动,持续强化服务双循环战略性支撑能力。”陶成波介绍,在提升专业能力方面,以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批复为契机,不断完善“枢纽+通道+网络”整体布局,加速建设五大“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和三大亿吨级大宗散货泊位群。目前,已形成穿山港区、梅山港区两座“千万箱级”单体集装箱码头。
同时,在拓展港口网络方面,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航线总数已达308条,其中国际航线256条,港口集装箱的连通性指数居全球第二位。今年4月,超100标准箱的国产太阳能光伏板搭乘“嘉华宁波”轮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启航,驶向德国威廉港,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创新推出的“海铁联运精品快线+‘中欧快航’”物流模式成功首发。
一方面,新航线的开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搭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点对点”直达航运服务显著提升了货物的运输效率,也为中欧贸易提供了更加多元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宁波舟山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扩大,新航线的开通促进了宁波舟山港与欧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进一步畅通宁波舟山港连接欧洲国家的“贸易大动脉”。
二是聚焦物流辐射能级提升,构建陆海上下联动的供应链体系。“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以‘小步快跑、积累经验;先轻后重、规避风险’为原则,坚持‘国内生根+海外拓展’双向发力。”陶成波详细介绍道,沿海开通至20个国内海港的内支内贸航线,沿江与长江八大口岸合作每周运行航班超30个,沿铁路布局39个内陆无水港,海铁联运线路增至109条。
今年6月,一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箱货物的81114次班列从浙江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宁波舟山港,标志着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运营。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关键节点、全球首条电气化双层高集装箱运输试验线——甬金铁路的核心支撑项目,以及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的主载体,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工程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启用,将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为义乌小商品由陆港直接运往全球开启新航程。
目前,宁波舟山港的海运快线已辐射东南亚、欧洲、中东等主要航区,在这些市场布局的海外物流节点增至10个,辐射“一带一路”主要区域。而正在施工建设的中国(宁波)跨境贸易数智枢纽港项目计划今年9月开始投入运营,将链接全国跨境卖家、全球货物买家,打造全过程可视化物流数字中枢,设立出口前置仓监管创新试点,实现港口和园区内外监督一体化,成为感知先驱、数智赋能中心的全链条智慧园区。
三是聚焦航运服务能级提升,锻造导航资源配置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浙江省海港集团坚持打造现代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构建特色航运服务矩阵。今年6月,我国首艘江海全域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对超大型集装箱船“地中海阿莱西亚”轮进行约5000立方米的LNG燃料加注。至此,今年宁波舟山港LNG国际航行船舶加注量累计突破5万吨,居全国港口前三甲。
作为清洁高效的船用燃料,LNG可显著降低船舶排放。宁波舟山港抢抓机遇,加速建设国际LNG加注中心。宁波海关持续支持国际航行船舶新型燃料加注,在原有梅山港区加注点的基础上,于2024年12月助力穿山港区完成首次船舶LNG加注服务,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初步构建起多港区LNG加注网络,实现全天候、多场景清洁能源供给。数据显示,今年前三月该港LNG加注艘次和加注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服务对象包括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等国际航运巨头。
同时,积极搭建船舶交易服务体系。去年12月,随着价值约4亿人民币的海洋平台成功交接,浙江拍船网航运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拍船网”)2024年船舶交易总额达到10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25%。这标志着拍船网年度交易额首次突破“100亿”大关,成为我国首个年度交易额实现“100亿”的船舶交易平台。拍船网有力地推动了国内船舶交易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由国内传统船舶交易的“颠覆者”转变为全球船舶交易市场的“中国样本”,影响力从中国逐步扩大到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实现了船舶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易与交接。
“我们还深耕海事指数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运价指数期货产品研发,紧跟高端行业服务业态,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构建了涵盖银行、保险、融资等多元业态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陶成波说。
四是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激发港口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我们坚持‘技术应用+产业创新’双向突破,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以打造绿色港口为例,陶成波举例介绍道,今年4月,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水运港—船多能源融合技术及集成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其风机与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2000万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1万吨。作为我国首个港区级“风、光、储、氢”多能源融合示范工程,该项目创新性构建了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为绿色动能注入智慧内核。
今年5月,宁波舟山港分别与德国汉堡港、威廉港和西班牙瓦伦西亚港3座欧洲枢纽港口,签署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协议,计划建设3条绿色航运走廊,助推中欧港口深化低碳合作。截至目前,宁波舟山港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74%,码头泊位(除液体化工泊位)岸电覆盖率达100%。到今年年底,各港区还要争取建设风机总装机容量超50兆瓦、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超40兆瓦,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加速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陶成波表示,未来,宁波舟山港将全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多举措深化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为服务国家战略、助推航运强国建设贡献浙江海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