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审计工作已从传统的财务合规审查,升级为服务企业战略落地、推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其“经济体检”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历史问题的“复盘诊治”,更在于为未来发展“把脉开方”,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导航仪”。
因此,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将审计工作纳入企业治理核心体系,在实践中持续探索审计规范化、标准化路径。同时,通过机制创新、技术赋能、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审计监督从“被动检查”向“主动赋能”转型,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为服务国家战略、彰显国企担当筑牢监督根基。
夯实体制机制 勇担审计使命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计”工作思路,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同时,通过专题会议、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领导小组会议、集体约谈会议、审计意见现场反馈会议等系列举措助力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稳健前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彰显国企担当。
一方面,夯实体制机制根基。构建起“三保障”体系,成立党委审计委员会和追责领导小组提供领导保障,增设审计部并配齐人员提供组织保障,完善审计制度体系提供制度保障。推进“三导向”审计模式,以目标导向健全工作体系,以问题导向统筹审计项目,以结果导向强化整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计工作网络。明确各层级审计职责分工,完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与沟通协调,实现审计工作在公司系统内的上下贯通、步调一致。大胆创新审计报告反馈机制,现场反馈审计结果,增强审计意见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效推动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地见效。
另一方面,深化工作措施强基。严格落实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规范公文报送和办理机制,审议公司审计工作要点、审计项目计划等,研究部署审计重点工作,从顶层设计层面统筹规划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监督深度融入企业治理体系,为审计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与战略支撑,全方位、深层次发挥审计在经济监督与政治监督领域的双重效能。
聚焦主责主业 服务中心大局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紧密围绕上级战略导向与自身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将实现“五个领先”目标、推动“3122梯队”建设作为审计监督的核心使命,以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审计工作。
紧扣中心,谋篇布局。紧紧把握“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总体要求,实施 “3+8+4”战略组合拳,即3个对标、8个聚焦、4个强审工程,推动审计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赋能”转型。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看问题,推动审计成果从“体检报告”转化为“治理方案”,切实把严格监督和鼓励担当干事统一起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精准审计,靶向发力。坚持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审计“双轮驱动”,构建“全覆盖、穿透式”审计监督体系。完成对多家所属公司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通过“政治画像+经济体检”双维度评价,客观反映领导干部履职成效与廉洁风险;结合“三级采购提升年”“两化一提高”专项行动,对采购管理进行“全链条”穿透式检查,聚焦采购管理、资金使用、项目运营等关键领域,全面揭示现存突出问题,运用系统性思维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机制性障碍及管理性短板,实现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精准监督。
凝聚成果,彰显实效。通过“3332”组合拳扎实推进审计工作,实现“三聚焦”审计全覆盖,聚焦重大政策落实、经济监督职责、重点经营环节合规性,强化审计监督。打造“三举措”整改闭环,凝聚合力形成督办机制,创新驱动提升整改效能,严肃追责实现闭环管理。推进“三创新”审计提效,创新项目计划协同、组织协调方式、质量管控,提升审计综合效益与权威性。强化“双支撑”工作架构,优化审计体制机制,建立区域审计组、推动“应设尽设”、加强标准化建设;打造高素质审计队伍,明确职责、建立人才库、强化廉政建设。
深耕整改闭环 夯实长效根基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通过“问题发现-制度完善-流程优化-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审计效能与组织治理水平的双重提升。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详细的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施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智慧赋能,提速整改。开发线上平台审计管理模块,实现线上整改全方位监控与数据分析;印发《审计问题整改标准化操作手册》,解决了各单位不会改、不愿改、改得不彻底的局面,推动审计整改工作提升至全新高度;编制《审计发现问题典型案例汇编》,以案示警,提醒各单位有效规避风险。
做实整改,用好成果。全面开展深化国家审计“举一反三”和整改“回头看”工作,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共性原因,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实现审计整改的闭环管理,将审计成果转化为企业治理效能的提升。在整改追责方面构建“强高压”全覆盖追责体系,对屡犯问题坚持“零容忍”态度,确保整改任务“不悬空”、责任落实“不漏项”,彰显国有企业政治担当。
织密链条,精准移送。建立移送问题线索清单及线索移送函,完善与纪委办公室常态化对口联系机制,动态掌握移送问题线索整体情况和办理情况,定期调度工作进度,及时跟踪审计移送问题线索处理情况,提高审计事项移送处理工作质效。
突破路径依赖 激活创新动能
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将深化改革创新视为驱动审计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转变工作思维路径,创新工作实施模式,力求为审计工作抢占发展先机、注入强劲动能、激发无限活力。
一是开创审计工作“八个首次”里程碑:首次召开年度审计工作会;首次开发并上线审计整改信息化系统;首次实现整改案例被推荐到中央审委会办公室和审计署;首次公司领导带队现场反馈审计意见;首次实现审计向纪委移交线索;首次实现基层企业突破“零”追责;首次编制《审计案例手册》;首次编制中水物资《审计项目标准化操作手册》。
二是聚焦“研以致用”。以研究型审计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把问题当课题研究、把建议当课题研究,促进审计立项、实施、成果运用、审计整改等环节更加科学规范。以制度创新为引擎,建立健全审计工作制度体系,完善审计工作流程和标准,为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锤炼“审计铁军”。在推动传统审计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程中,重点加强“小而精”的大数据审计工具信息化建设。开发“审计依据”模块,搭建以政策、制度、行业规定等为支撑的知识库,并借助AI技术赋予其查询和对比功能,有效解决了现场审计时查询依据难、慢的问题。同时,注重以审代培,强化“实战化”能力锤炼,为所属单位培养出了各业务领域的专家型人才,通过组织开展审前培训、业务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审计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人才保障。(作者石峰系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