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中外航海界代表共聚一堂。一年来,海南省紧扣《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年度重点工作安排,坚持以开放促改革,锚定2025年底前如期实现封关运作目标,扎实推进封关制度设计和项目建设,海南自贸港进入成型起势阶段。
一是核心政策持续落地见效。“零关税、低税率”政策持续增效。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企业加速集聚。“五个自由便利”政策稳步扩容。“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政策靠前探索。
二是封关运作准备工作全面铺开。软硬件建设加快推进,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封关运作核心政策文件正在按程序报批,压力测试有序开展,测试清单27项任务全部落实。科学谋划“二线口岸”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通关”高效便捷的通关监管模式。
三是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向种图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已注册南繁种业及关联企业3100家,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中拉可持续粮食创新中心挂牌,育种创新取得重大成果。“向海图强”,实施海洋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海洋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区域海洋创新指数位居全国第一梯次。“向天图强”,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文昌国际航天城营业收入预计超150亿元。“向绿图强”,全面谋划打造海南“低碳岛”,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约83.2%,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约65%。“向数图强”,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数据中心发展规定》。建设全国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
四是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构建“两个基地”(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总部基地和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总部基地)、“两个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两个网络”(空海国际交通网络和国际经贸合作网络)。同境内外38个自贸区(港)建立全球自贸区(港)伙伴关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贸易、交通网络。加快推动制度型开放试点。实施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开展暂时进出境修理、再制造产品进口等试点。创新引入国际通行的临时仲裁制度,全国首例临时仲裁案件在海南开庭审理。
五是风险防控和安全保障有力有效。坚持把安全保障放在自贸港建设的前提位置,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动相关工作。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制定印发海南省“低慢小”航空器活动区域管理办法。完善监管基础设施,抓好“智慧海南”和“诚信海南”两项基础性工程,建立完善“审管法信”机制,加快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化“监督一张网”建设,以“数据大整合”助力“监督大贯通”。开展重点治理行动,提高社管平台和反走私综合执法站的实战能力,对“套代购”走私实施集群式滚动打击。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抓好“保交楼”工作,持续有效化解海航等重点企业金融风险,各类风险可防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