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赋能制造业效应凸显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AI赋能制造业效应凸显

来源:经济日报2025-06-10 09:30

AI赋能制造业效应凸显

  在东莞的广东拓斯达大岭山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在测试工业机器人产品。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

  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其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普及,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广泛应用,赋能效应日益凸显。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应用落地的重要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介绍,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国产厂商研发的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超过400家,产业生态持续优化。

  夯实技术根基

  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在于夯实技术根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国产开源大模型,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和实力。”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于萍说。

  近年来,工信部加快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框架、大模型等攻关力度,支持创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语音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

  走进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教”一台人形机器人如何把外卖交到顾客手中。指节弯曲抓住手提袋,抬起胳膊并伸直,找到顾客所在位置张开手掌,这套看似非常容易完成的动作,在机器人身上要反复训练、调试多次。而工程师想要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得益于智元推出的一站式开发平台——Genie Studio,其具备数据采集、模型训练、仿真评测、模型推理等功能,可以解决开发者普遍面临的数据难获取、模型难训练、开发成本高等行业困境,让“训练机器人大脑”变得简单高效。此外,智元还在今年3月发布了智元启元大模型,具有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一脑多形、持续进化等优势,有效提升机器人交互、作业智能化水平。

  大模型的训练、运行需要算力作支撑。目前,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90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到280EFLOPS。但部署在不同芯片上的算力难以被协同使用,算力资源也呈现分散化、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特点,跨系统调度与利用效率不高,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算力仍存在供给缺口。

  为此,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一朵“异构云”,实现了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种芯片上协同部署运行,降低行业对单一芯片的依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公司研发的跨机房训练技术,能够提升零散算力资源可用性,实现高价值数据资源本地处理,让算力与数据流通更高效,实现跨域算力资源共享和配置优化,助力算力资源与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揭榜挂帅’行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的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夯实技术基础底座。”谢少锋说。

  加速柔性化改造

  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定制化柔性生产是制造业向高附加值攀升的发展方向之一,这其中数字技术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在上海汽轮机厂叶片加工车间,AGV小车将零部件运送到一台台机床旁,在MES系统操作下,产线自动上料、切换道具、加工成型,不同型号的汽轮机叶片就这样被生产出来。

  汽轮机大多是定制化产品,有的型号甚至只会生产一台,对工厂的柔性化生产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特点,我们在2022年开始建设数字化车间。”上海汽轮机厂副总经理韩雷告诉记者,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叶片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成本管控、交付管控能力。数字化系统高效匹配叶片原材料、设计、工艺、数控程序、仓储等信息,精准到每一片叶片、每一道工序、每一项质检数据,实现叶片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可管控、可追溯。智能排产系统采用先进算法,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快速调度,实现多目标排产优化。“此前需要上百位计划专员根据订单安排生产,采购、结算、发货等都靠人工完成,有了这套系统,生产效率提升1倍以上。”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系统性提升产线应对定制化需求的能力,通过实时数据分析、生产设备自适应控制等方式,推动产线柔性化改造。”于萍认为,在生产规划环节,基于实时生产数据和市场需求信息,人工智能凭借数据处理能力动态调整工艺流程及生产计划,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快速切换,提高资源利用率,显著压缩换线时间与库存成本。在供应链协同方面,人工智能促进企业间信息实时共享,保障定制化生产所需物料按时交付,增强供应链对柔性生产的支撑能力。

  提升生产效率

  提效率、降成本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在这一过程中作用十分明显。

  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通过数据驱动智能决策、流程自动化与系统性优化,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削减经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图谱技术整合多源信息,构建企业知识网络,加速产品迭代与服务升级。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将5G、AI、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工厂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振华介绍,有一次,公司接到一笔紧急订单,客户要求在短时间内生产交付两种具备不同功能的特种光纤,且对质量要求很高。过去,研发人员要设计多套方案并在工厂逐一试验,直到指标达到要求为止,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现在,研发人员以智能集控系统积累的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字仿真技术模拟制造流程,再由AI分析测算生产结果,最终仅用半个月就确定了合适的工艺参数,大大提升研发效率。

  在柳钢集团冷轧厂的生产车间,生产技术室电气主任工程师朱旋向记者展示了基于DeepSeek开发的数智钢卷智能助理APP,“我们以高质量工业数据训练大模型,它能够对比不同机组生产效率,提供优化排产建议。例如,在生产冷轧低碳钢板时,一退火机组的冷却效率在3个机组中最快,加热罩升温速度更是比其他区域快20分钟。有了它的精准调控,生产成本降低了,设备运行更稳定了”。

  此外,员工们使用手机上钉钉AI助手,实时查看生产进度、成本、设备状态等。在酸轧生产线上,一块4毫米厚的原料带钢要变成1.5毫米薄钢板,需要经过10多道工序,涉及100多个参数,过去很难判断具体生产成本。现在,所有数据在手机上一目了然:0.8毫米厚度的钢板在二酸轧产线生产成本比其他规格低13元,1.2毫米以下的带钢排产选二酸轧产线更划算。这种透明化管理,不仅让员工们对生产线了如指掌,也促进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有效推动精益管理深入实施。

  也要看到,大模型在制造业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适配工业复杂场景的模型有待被进一步开发,链接供需双方的中间服务环节较为薄弱。为此,于萍建议,持续推动模型适配和算力优化、培育壮大优质人工智能服务商队伍。此外,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推进解决行业普遍问题的大模型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和成本,以需求驱动创新、以场景反哺技术,推动制造业全流程智能升级。(本报记者 李芃达)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龙山:强降雨后恢复生产生活

  • 走进南博会旅居云南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