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今天 优质供给从何而来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今天 优质供给从何而来

来源:人民日报2025-06-06 09:23

  重庆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即将驶下产线。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等

  湖北省博物馆,游客在体验VR数字产品。

  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摄

  00后为“情绪价值”解锁消费新场景,中年人用智能科技重构生活仪式感,银发族在康养旅居中享受诗意人生……今天,消费市场正在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面对日益个性化、品质化、场景化的消费升级趋势,优质供给从何而来?

  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什么是优质供给——可以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会,也可以是一次亲近乡野的精品民宿体验,还可以是一款解放双手的扫地机器人……

  优质供给不是奢侈品的代名词,而是能直击消费者心坎,顺应智能化、绿色化、健康化发展趋势,切实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幸福感的产品和服务。

  环顾身边,这样的实物商品比比皆是——能用多种语言互动的智慧生态家居、应用保暖“黑科技”的智能温控羽绒服、让我们爬山更轻松的外骨骼机器人……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2100多万种,不少优质产品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优质产品持续涌现,离不开我国日益完善的供给体系。看产业端,我国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已达18万家,占全国工业企业的38%。

  不断丰富优质供给,是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的重要抓手,也是企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优势跃升的发展方向。

  如何让优质供给越来越丰富?

  以有效需求牵引供给,以高水平供给创造需求。企业既要精准把握消费趋势,不断巩固产品优势,更要通过前瞻性创新,持续开拓消费空间。

  优质供给,就藏在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中。

  外观酷似米老鼠脸形的海尔三筒洗衣机,能分区洗涤袜子、内衣、外套,精准破解了消费者的洗衣痛点,不少网友直夸“企业听劝”。三筒独立驱动、AI识衣算法……“听劝”的背后,实则是企业科技硬实力与市场洞察力之间的共振。

  作为全球家电第一大技术来源国,我国家电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67.34%。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国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全球领跑。一项项实验室里的创新成果,化作千家万户的智慧生活场景,既不断提升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也助力企业从跟跑者成长为领跑者。

  优质供给,也藏在产业链的数字转型中。

  不到一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驶下产线——这是我国汽车头部企业的生产速度。繁忙有序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整车实现快速组装,离不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数字协同与高效配合。

  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数字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成为研发设计人员的技术帮手,反向定制模式使高端定制服务进入大众日常……目前,八成以上轻工业企业使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近一半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在汽车、家电、服装等行业,柔性生产、智能理货、协同设计等“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加速普及。

  优质供给,还藏在更贴心的服务体验中。

  免费改裤脚、免费充电宝、免费宠物寄存……胖东来把免费服务玩出了花。84项贴心服务,让胖东来超市成为消费者口中的“5A级景区”。一个个温暖的服务细节,使消费者在“买买买”中收获了更多快乐。

  电商物流企业也在提升服务——与时间赛跑,向空间拓展,包裹送达越来越快,包邮地区越来越多。如今,“好服务”正在不断深化“好产品”的内涵,推动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起更紧密的情感连接。消费者满怀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待,于细微处感受升腾的服务温度。

  优质供给,更藏在多业态的跨界融合中。

  当传统艺术邂逅现代潮流,会激发出怎样的消费势能?泡泡玛特与艺术家常沙娜联名推出敦煌主题盲盒,一经上市便成为“抢手货”,千年文明实现破圈,变成了艺术衍生品。

  这样的融合还有很多——新式茶饮牵手国漫IP,一杯一盏中调制出跨次元的奇妙滋味;唐宫夜宴走入商业街区,梦回大唐的穿越之旅让沉浸感拉满……在消费升级的潮流中,多元业态融合转化正在拓展优质供给的边界,催生出更多让消费者惊喜的新产品、新场景。

  从数量优势走向质量优势,是优质商品日渐丰富的过程,也是中国品牌集体跃升的过程。

  在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突围的征途上,中国品牌步履坚实:华为三折叠屏手机以颠覆性设计成为科技潮品,让海内外消费者“种草”;安踏、李宁等企业将中国风元素注入运动服饰,在国际赛场绽放光彩;百雀羚、谢馥春等美妆老字号以年轻化表达再出圈,在焕新中彰显文化自信……

  这些跃动的创新实践,标志着中国制造正撕掉“代工”“低端”等陈旧标签,向“微笑曲线”的高端振翅高飞。

  从需求侧升级到供给侧改革,从技术破壁到文化赋能,中国企业不断书写崭新故事。当有效需求与优质供给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制造必能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无限可能。(本报记者 韩春瑶)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 金秋好“丰”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