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今社会,改善城市生态、促进文化多元、营造宜居环境成为吸引人才、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创新街区”为代表的创新功能导向的新型城市空间应运而生。作为集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新型城市空间具有吸引并留住知识企业和员工、为知识经济注入活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巨大价值的特点。这一模式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布局,而且为新时代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和新模式。
现实意义: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功能引领的区域更新,不仅关乎城市空间的优化与重构,更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通过创新功能的植入与强化,可以激发区域的内在活力,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是适应科技回归都市。科技回归都市是创新功能引领区域更新的重要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生活的便利化,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倾向于在城市中开展创新活动。城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有利于科技企业获取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同时,也便于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合作交流。创新功能引领的区域更新应顺应这一趋势,打造适合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发展的创新空间,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支持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集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二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创新功能引领的区域更新注重物质空间与文化、生态、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创新街区和创新社区通常具有独特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既来源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得益于创新活动带来的开放、包容和多元的文化元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重要因素,创新区域往往注重对绿色空间的规划和对生态设施的建设,为居民和工作者提供舒适的自然环境。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设施,能够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在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下,城市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能够吸引高素质人才集聚,进而推动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提升地位。
三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创新功能引领的区域更新,能够吸引创新型企业、人才和资本集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企业往往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它们的集聚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而产生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以创新街区为例,通过打造适宜创新的环境,吸引各类创新型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不仅实现自身的快速成长,还带动周边配套产业的发展,如研发服务、知识产权交易、金融支持等产业,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增长。
明确路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功能引领区域更新,需要明确路径、精准施策。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吸引并集聚知识员工和知识企业,同时搭建高效、便捷的交流互动平台,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融合,形成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
一是塑造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涵盖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等多个方面,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企业是创新的直接推动者,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政府则在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引导作用。整合创新资源,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包括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资金的投入、技术的研发和信息的共享;优化创新环境,如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创新要素的集聚;完善创新机制,如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能够保障创新活动顺利进行,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吸引知识员工和知识企业。知识员工凭借其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创新的核心力量。他们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管理经验,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知识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其集聚能够形成创新氛围浓厚的产业集群。为吸引知识员工和知识企业,创新空间需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平台。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方便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有助于缓解其工作压力,激发创新灵感。例如,创新街区内的多样化住房选择、功能多元的商务楼宇及周边丰富的各类服务设施,都为知识员工和知识企业提供了便利。
三是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创新需要思想的碰撞和合作的机会,知识员工和知识企业需要一个开放、共享、互动的平台来实现交流与合作。创新街区和创新社区通过建设咖啡馆、书店、创客空间、孵化器等交流互动场所,为创新主体提供非正式的交流空间,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思想的产生。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会、创业大赛等活动,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正式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他们展示创新成果,获取行业动态,寻求合作机会,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实施策略: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为有效实施由创新功能引领的区域更新,必须制订并实施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这些策略应围绕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和文化营造三大方面展开,形成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确保区域更新取得实效。
一是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规划应充分考虑区域的发展定位、产业基础、创新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明确区域更新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在规划过程中,注重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合理布局创新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促进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合作创新。例如,将创新街区与周边的居住社区、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有机结合,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促进的空间格局。同时,规划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充分考虑资源的节约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问题,确保区域更新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可出台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型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或优惠税率,降低企业创新成本;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土地供应政策,优先保障创新项目的土地需求,并提供合理的土地价格优惠;人才政策,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包括提供住房补贴、子女教育优惠等。政府还应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高速互联网、智能交通系统、科研共享平台等,为创新型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举办多样化的创新文化活动,如创新论坛、创意市集、科技节等,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鲜明底色。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树立创新理念,鼓励创新行为,形成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同时,应加强对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创新精神深深植根于城市文化的土壤中,为城市的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作者邓智团 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