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抢农时”到“慧种田”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抢农时”到“慧种田”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5-26 09:48

从“抢农时”到“慧种田”

——来自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春耕一线观察

  眼下,黑龙江的沃野中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黑土翻涌间尽是耕耘的热望。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坚定扛起农业大省责任,奋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为粮食丰产丰收筑牢坚实根基。

  不误农时 全力推进春耕生产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超2.2亿亩,粮食总产连续7年突破1500亿斤大关,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当下,全省科学调配机械力量,全力加快春耕步伐,确保把各种作物都播(插)在丰产期。

  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250余万亩水稻育秧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在五常市民乐朝鲜族乡振兴村的一处稻田,农民们熟练驾驶着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今年我们种植了1.3万亩水稻,5月9日开始插秧,5月23日插秧完成。”红扬有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殿红介绍道,水稻有“不插六月秧”的说法,他们全力推进插秧进度,每天从凌晨4点一直忙碌到下午五六点。

  黑河市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地级市,在其下辖的北安市,宇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处大豆地块正在进行播种作业。“我们合作社种植了3万亩大豆,从5月3日开始播种,目前已全部播种完成。”合作社理事长王艺鑫说,他们24小时不间断进行播种作业,先进农机为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粮食产能的提升离不开科技支撑。农技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为高质量春耕出谋划策。“现在我们看到的图片是玉米蛀茎夜蛾,它会蛀食玉米茎部,致使茎秆受损,进而影响产量。”连日来,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首席专家王春荣向各地农民植保员详细讲解作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有效防治措施,并叮嘱植保员及时通过“掌上植保”App上报病虫害田间监测信息。

  “今年前期气温较低,一定要及时开展深松放寒作业,以提高地温,促进秧苗快速生长。”依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树南蹲在田间,望着刚刚从黑土中冒出的玉米秧苗,为农户传授玉米田间管理要点。

  “全县推广玉米大垄双行和大豆大垄三行栽培模式,通过缩小行距、增加种植密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依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浩说,当地大垄种植面积今年有望突破40万亩。

  今年,黑龙江省组织实施大垄密植和水肥一体化7130万亩,比去年增加1790万亩。先进农技的推广应用正推动更多地块从“农民田”向“专家田”转变。

  目前,黑龙江省春耕生产进展顺利。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全省旱田粮食作物已播16471.1万亩,占计划的92.8%;水稻已插秧3796.7万亩,占计划的73.8%。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马晓非介绍,黑龙江省机播机插机械力量充足,全省播种机保有量达到60万台以上、水稻插秧机30万台以上。在正常天气条件下,旱田可在5月20日前完成大面积播种,水田可在5月23日前完成大面积插秧,确保作物播(插)最佳丰产期。

  科技赋能 让春耕生产更高效

  近日,在佳木斯市郊区一处500亩的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田,一场高质量机播促进粮食单产提升的田间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了勺轮式、指夹式、气力式三代播种机的田间作业效果。

  随着一声令下,三台播种机同时开始播种,待作业完毕,人们蹲在田间轻轻拨开土壤查看播种情况。“勺轮式播种机播种深度不一,播种距离也不均匀,容易出现漏播、重播现象。”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赵广山说,指夹式播种机虽然空穴率、双籽率较低,但由于靠弹簧结构夹持种子,种子破碎率增加,而气力式播种机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两种播种机的不足。

  “气力式播种机利用气流形成的压差排种,种子破碎率低,出苗率高,能够实现苗齐、苗匀、苗壮的效果。”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郭雪峰说,全省正大力推广气力式播种机等先进的高性能播种机,今年计划新增高性能播种机精量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通过提升作物出苗率达到单产提升的目的。

  黑龙江省加大“优机优补”力度,高性能播种机等一批先进农机装备正在全省加速普及。今年以来,全省新增高性能播种机3395台。

  桦南县新城镇爱国村党支部书记邵光荣说,今年村里的合作社购置了两台气力式播种机,单价20多万元,每台获得了2万多元的补贴,帮助他们降低了购机成本。

  据了解,机械化措施对于促进大面积粮食产量提升,主要聚焦机播和机收两个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在机收减损工作方面成效显著。而通过推广应用高性能播种机来提高机播质量,单产提升潜力巨大。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处长朱华生介绍,黑龙江省针对电控气力式播种机,在全国率先开展“优机优补”试点,并协调保险机构推出气力式播种机出苗率责任险,减轻农户购置和使用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随着更多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让春耕田间的“科技范儿”愈发浓厚。在七台河市勃利县吉兴乡三民村,由七台河市农投集团打造的玉米千亩示范田里,移动式精准灌溉系统依据卫星遥感监测到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和苗情等信息,自动调配水肥比例,通过滴灌管将水肥精准输送到作物根部。

  “这片地是5月7日播种的,从遥感影像上可以看出土壤墒情良好。”七台河市农投集团总会计师魏国靖打开手机,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各个地块的播种、施肥时间以及种植品种等信息。“借助现代农业科技,千亩农田的农情在手机的方寸屏幕之间便能尽在掌握。”

  黑龙江省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深度融合,集成组装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并在全省推广。目前,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创新机制 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黑龙江农垦拥有全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近年来,黑龙江省多地持续推进垦地合作进程,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让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大生产体系。

  在集贤县腰屯乡双山村的一处玉米地块,北大荒集团二九一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九一农场”)的大马力拖拉机正牵引着高性能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今年,双山村种植大户程金虎选择将1.5万亩玉米和大豆地块全流程托管给了二九一农场。“我家土地与农场土地相邻,土地条件相近,但大豆亩产就相差100多斤。”程金虎说,这也是他今年选择农业生产托管的重要原因,粮食产量提高了,自己也能腾出更多精力。

  “今年是我们第二年与集贤县开展垦地合作,为当地农户提供单环节、多环节农业生产托管以及技术服务,服务面积超过30万亩。”二九一农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程晓娟说,去年服务地块的玉米每亩增产130多斤,今年他们将通过升级农艺措施和管理水平,目标每亩增产160斤以上。

  据了解,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1.65亿亩次,有力推动了粮食作物单产稳步提升。

  为服务好春耕生产,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派出11个工作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派出13个科技包联服务团,下沉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带动全省7500多名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联系农业生产主体,确保高产、增产技术真正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全力推动农业保险提质增效,为粮食生产增添保障。“我们去年为2万多亩地投保了完全成本保险,遭遇农田内涝,保险公司积极进行赔付,帮助降低了种植风险。”依兰县辉隆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谭亮说,今年种植的2万多亩土地也将全部投保。

  “今年县里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更大面积的主粮作物由原有的物化成本保险升级为保障程度更高的完全成本保险。”北安市农经总站站长牟显成说,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热情逐年提高。今年全县作物种植面积约160万亩,完全成本保险面积预计突破100万亩。

  广袤的粮田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黑龙江正以实际行动,让“中国碗”装满更多优质粮的底气越来越足。(记者 强勇 孙晓宇)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闭幕

  • “国门铁路”警察守护旅客平安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025-05-27 13:22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基金会在1998年联合设立
2025-05-27 11:10
无法释放起落架的民航客机在巨大的摩擦声中以机腹着地方式从跑道上滑过,高速进入大气层的空天飞机像一个“火球”剧烈燃烧,大型运输机在超强暴风雪中艰难起飞,先进战斗机在复杂空战环境中被导弹碎片打得千疮百孔……
2025-05-27 09: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名迪与研究员王煜、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义刚,以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Stephen Foley合作,通过高温高压实验与超深金刚石包裹体成分对比研究,揭示了再循环碳酸盐如何改变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及对克拉通演化和深部碳循环的影响。
2025-05-27 09:22
“浚澜”船配备了高压岸电接入模块,可以采用全电力驱动挖掘系统,实现施工作业零碳排放。
2025-05-27 09:16
天问二号探测器按计划完成了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转场、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2025-05-27 09:10
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甲烷浓度的季节振幅呈现减弱趋势,而副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季节振幅却显著增强。这一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为解析全球甲烷源汇的长期演变提供了关键观测证据,为全球甲烷减排提供了科学支撑。
2025-05-27 09:09
据两位消息人士透露,英伟达还在为中国开发另一款采用Blackwell架构的芯片,最早可能于9月开始生产。
2025-05-26 12:51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