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实数融合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实数融合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

来源:经济日报2025-05-16 09:38

  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

  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实数融合发展观察(2025年)》认为,我国逐步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2012年至2024年,实数融合发展指数增长约3倍,年均增速为12%。

  “工业是实数融合发展的主战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认为,数据要素正加速向工业领域全环节渗透应用,形成了基础数字化、大数据分析、AI驱动创新优化、基于数据协同的网络化组织等4类典型模式,赋能精准决策,构建更加畅通的供需循环体系。

  在研发环节,实数融合驱动创新范式从单点突破转向系统性变革,药物和材料领域有望率先实现新突破。例如,某科技公司利用AI技术辅助设计,使高能量密度电池电解材料研发周期缩短近一半。在生产环节,实数融合从质量、工艺、设备、物流、安全等多个维度提升生产效率,并从巡检、配送、质检等外围感知智能,向预测维护、故障诊断、降低能耗等机理融合智能跨越,并最终实现综合决策智能。

  此外,实数融合助力制造业构建敏捷快速的供应链网络,利用数字技术完成订单自动跟踪、物流路径优化等,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机器学习技术则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计划等,增强供应链柔性。“某智能工厂将设备、数据以及合作伙伴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资源信息化集成,推动传统供应链由线性链条转化成生态网络。”王志勤说。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与工业深度融合。工业企业需要以数字化场景为抓手、数据为核心、数字技术为支撑,加快工业大模型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山东浪潮智能生产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龙告诉记者,公司面向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设备运维等工业生产领域,打造智能生产数据分析平台。以“大模型+小模型”融合应用方式,助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例如,福建东亚机械携手浪潮智能生产,基于智产大模型,定制视觉质检软硬一体化设备,提出“缺陷检测—原因分析—质量改进”完整解决方案,质量改进效率提升50%。

  作为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底座,工业互联网在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融合应用已覆盖41个工业大类。“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14亿条,初步构建工业模型语料库。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全国累计上云上平台企业约400万家次。”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工信部将以释放规模化应用效能为主线,加速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此外,工信部还将实施“链网协同”工程,发布船舶、石化化工、汽车、纺织等重点行业领域融合应用指南,分类遴选典型应用案例和优秀解决方案;高水平、高标准推动“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和5G工厂建设,深入开展“百城千园行”活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攻坚期,促进实数融合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任务。“我们应着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构建适应实数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王志勤建议。(李芃达)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