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年讲|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青年讲|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来源:光明网2025-05-15 12:46

  编者按:

  近日,《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对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挖掘并展现青年学者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解与思考,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和光明网联合推出《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青年讲》系列视频,从青年学者视角出发,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和生动实践,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年力量。

 

  本期嘉宾:

  马小腾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

青年讲|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在讲经济,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可以并且必须全面领导中国的经济工作?”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马小腾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经济战为例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国民党遗留的金融混乱导致人民群众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为稳定经济秩序,中央人民政府采取强硬手段查封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逮捕200多个投机分子。非法银元交易被取缔,人民币在上海恢复了合法地位。但随后,投机分子转向囤积“两白一黑”,导致物价飞涨。为应对这一局面,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集物资,在适当时机同步大量抛售,让投机分子的囤货无处可用,最终物价成功平抑。“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不仅让中国共产党稳定了上海的经济形势,还巩固了新生政权的经济基础,深刻而生动地展现了党在经济领域的领导能力。

青年讲|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马小腾表示,从理论看,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对社会主义经济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从历史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从现实看,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确保了政治与经济的高度统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根本保障。

  在马小腾看来,她的家乡海阳的发展,就是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经济规划计划方面的生动体现。在体制机制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中央政治局、中央财经委员会等机构,定期研究经济形势,决定重大经济事项,强化了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统一领导。各级党委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提升了党领导经济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在战略规划方面,以经济发展战略解决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问题,以国家发展规划明确政府工作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我国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是我国的最大优势。正是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经济才能成功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克服艰难险阻,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发展。

  “我们这一代青年成长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见证了国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突破,看到新质生产力在中华大地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也坚信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也必然更加光明。”马小腾表示。

 

监制:李白鹭 刘凡熙 赵 刚

策划:陈志超 石以涛 陈 迪 赵艳艳

编导:张诗奇

出品单位: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

光明网

[ 责编:陶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盐津: 小竹子做成大产业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