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5月9日至11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和中国国家品牌网共同主办,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的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在浙江湖州德清举行。大会以 “品牌,让世界更美好” 为主题,搭建起全球品牌交流对话平台。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政府代表、中外企业家、行业专家、国际组织成员及创新实践者齐聚一堂,围绕品牌全球化、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同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品牌动能。大会期间,“品牌提振消费暨2025中国品牌案例分享会”“品牌提振消费暨地标名品助力乡村振兴大会” 等系列活动同步举行。
在品牌案例分享会上,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的代表围绕品牌价值要素、全球化战略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志受在致辞中指出,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中国品牌需以创新驱动、文化赋能和全球化视野,实现向更高水平的跨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分享了央企在品牌价值提升、科技创新与文化输出方面的实践经验,并强调央企将持续发挥国家队作用,提升中国品牌的全球竞争力。活动现场,首批《品牌价值五要素优秀案例》正式入库,中国盐业、波司登等六家企业获颁荣誉证书,其经验将纳入中国品牌价值研究数据库。“中国品牌价值宣讲团”也宣告成立,未来将通过案例分享,推动品牌价值理念普及,助力中国品牌高质量发展。
在地标名品助力乡村振兴大会上,各界代表共同探讨地理标志品牌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刘平均指出,我国现有超8000个地理标志产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特色、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但在品牌化、国际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把控和品牌传播,让地标名品成为 “中国制造” 走向世界的名片。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二级巡视员姜伟介绍,近年来国家通过政策优化、制度完善和保护强化,充分释放地理标志发展活力,未来将以法治与创新护航地标品牌建设,凝聚多方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大会正式发布并启动 “地标名品培育工程”,明确未来三年围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数字化赋能”三大方向,遴选100个潜力地标产品重点培育。该工程将联合行业协会、电商平台与金融机构,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支持体系,助力地标产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市场。在推介环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蕲春蕲艾等16个地标名品集中亮相,展现地域特色与文化内涵。大会还颁布了首批 “地标名品典型案例奖”,表彰了一批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地理标志产品。树立品牌建设标杆。
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品牌领域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更为品牌发展指明了方向。大会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包括国际合作倡议签署、专项培育工程启动及典型案例经验推广等,将切实推动品牌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未来,随着大会长效机制的深化,其在促进国际品牌标准互认、助力中小企业品牌升级、推动区域特色品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持续为全球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记者 郝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