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广西河池市税务部门以信用价值激励、合规辅导培育、税企双向赋能为支点,构建“守信有价、合规增值”的良性生态,通过信用价值转化、行业合规培育、税企协同共治为经营主体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动态信用“增值应用”
当下,纳税信用正从指标评价升级为可流转、可增值的“数字资产”。河池市税务部门在守信激励与柔性修复上精准发力,让诚信纳税的“含金量”在市场竞争中释放。
巴马某农牧实业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巴马香猪品种的企业,连续三年获得纳税信用“三连A”评价。
针对A级信用经营主体,巴马瑶族自治县税务局以全周期“绿色通道”让守信企业充分享受信用红利。除了实现发票申领一次多量、涉税诉求专人响应、融资信贷速审速批等基础服务外,税务部门主动打破部门壁垒,将纳税信用评分嵌入招投标评审体系,把信用“加分项”转化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得益于479万元的‘银税互动’资金支持,今年我们顺利完成设备升级和人才引进,为巴马香猪在医学科研领域的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该公司负责人文蔚说道。
动态信用管理既要“奖优”,也要“容错”。大化县税务局建立信用修复、信用重塑、信用增值闭环机制,通过“一对一”精准辅导企业梳理失信行为、规范涉税操作并动态跟踪整改进度,帮助广西某防护制品有限公司在半年内将信用等级修复至B级,重新获得招投标资格,在合规轨道上重拾发展信心。
行业合规“靶向辅导”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优惠政策适用推演课”正在环江某农业合作社开展。“税务诊疗团”的干部们聚焦农产品免税政策界限模糊的痛点问题,把政策讲解融入销售场景,“沉浸式”的实操培训让晦涩的条文生动易懂。
信用管理是筑基工程,靶向辅导则是进阶保障。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税务部门制作“风险防控指引手册”,依托税收大数据整合申报数据、政策享受、行业特征信息,锁定发票管理、研发费用等12类高频涉税风险指标,为企业提供“可视化”的风险指南,以防患于未然的精细服务提升企业风险预警预控及应对能力。
在合规引导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河池市税务部门进一步将服务关口前移,运用数据精准画像、专业辅导把脉开方,推动企业从“信用达标”向“发展提质”跃升。
在宜州区,税务部门针对重点行业、企业分门别类制定“线上+线下”合规经营专项辅导方案。线上,依托“纳税服务大表哥”AI助手提供24小时智能问答;线下,“金钥先枫”税宣小队通过“案例剖析+模拟申报”强化实操指导,完善企业合规经营管理体系,引领行业共同营造法治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
税企共治“双向赋能”
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构建征纳双方互信共赢的新格局。“问需于企、赋能于企”的互动模式让税收有力度更有温度。
凤山县某商贸有限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期间,“凤小税”全程护航。对于此类情况,凤山县税务局推出“一行一策、一户一档”,入企进行“面对面”座谈辅导,从政策宣讲、办税辅导、问题解决等全流程做到有反馈、有回应,有效化解企业转型阵痛。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贵困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税务局携手金融机构开展“税企银”座谈会,拓宽以“税”促贷、以“信”换贷等融资渠道,以信用红利激励企业持续擦亮诚信纳税“金名片”;河池市金城江区税务局“江炜工作室”走进生产一线,“零距离”收集企业办税缴费中的堵点难点,通过现场解答、限时研究、跟踪反馈等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答卷”。
固诚信之本,立长远之治。河池市税务部门深入推进“信用增值+服务升级+协同共治”的税收治理新格局建设,着力培育法治化税收生态。如今,诚信纳税升华为市场名片,合规经营沉淀作竞争底气,驱动经营主体以“诚”为舵,以“规”为帆,向新而进、破浪前行。(梁诗淇 韦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