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深入宣传我国经济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亮点成就,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专家解读稿件。
本期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谢雨蓉,副研究员卢越、刘思琦,围绕一季度经济数据,阐释《从一季度交通物流数据看我国经济的强韧性与新动能》。
作者:
谢雨蓉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
卢越 刘思琦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副研究员
交通是国土空间的“骨架”,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交通物流运行情况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一季度,全国旅客运输稳中有进,货物运输再创新高,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不同区域各有特色,多个领域亮点频现,映射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与活力。
一是人员出行需求旺盛,旅游市场持续火爆。一季度,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4.0%,其中铁路、民航作为长距离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5.9%和4.9%,反映出人员在更大空间尺度上加速流动。国内出游半径同比增长43%,“北上冰雪游、南下避寒游、非遗民俗游”成为三大热门之选。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90.2亿人次,同比增长7.1%,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公路自驾出行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铁路正月初七发送旅客1704万人次,创春运单日客流新高。3月,低空经济在载人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亿航智能旗下广东亿航通航及合肥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意味着中国低空飞行“载人时代”序章开启,亿航智能也由此成为全球首个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完整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低空飞行即将成为国人休闲娱乐新的打开方式。
2025年3月21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东镇五和村,川剧吐火、芦笙演奏、戏曲联唱等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驱车来此赏花休闲游玩、感受文化魅力。当日,第十二届五和梨花文化旅游赏花季在万东镇五和村正式开幕。(王泸州摄/光明图片)
二是数字技术驱动物流创新,消费场景不断延展。一季度,电商快递保持高速增长,线上消费持续扩张,快递行业继续呈现“开门红”,累计完成业务量451.4亿件,同比增长21.6%。近年来,由数字技术驱动,线上线下逐渐由竞争走向融合,打造了众多新兴业态和消费场景,培育了交通物流新质生产力。比如,智能分拣、无人配送、AI路径优化等新技术使物流达到了“小时级”履约能力,催生了“一刻钟生活圈”消费模式,培养了新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即时消费,带火了即时配送行业。前不久,京东外卖上线,短短2个月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说明在新兴领域仍有巨大消费潜力,也体现了国内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三是供应链展现强劲韧性,支撑上下游产业复苏回暖。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环比回升2.2个百分点,分项指数全面上升,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回升显著,水上运输业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一季度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同比增长4.9%,增速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物流服务保障有力,支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城配与快递物流继续扩张,拉动实体与网络消费稳定回升。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上升,同期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该指数均在荣枯线以下,显示我国制造业领先主要经济体实现恢复。冶炼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供应链一体化订单增多,全链条物流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相关产业竞争力。
2025年3月20日,安徽省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辖区合肥铁路物流中心合肥北站货场,众多集装箱正整装待运。(赵明摄/光明图片)
四是区域协同城乡共进,交通物流积极拓展回旋空间。一季度,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物流业务均处于扩张区间,其中西部地区回升势头最为强劲,物流业务总量指数为50.9%,环比回升幅度达2.4个百分点,体现区域间产业布局更趋向均衡。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中部、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上升0.9和0.6个百分点,与东部地区比例更加协调,国内大市场向纵深拓展。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26.4%,其中,农村居民出游量增速高达39.2%,比城镇居民高出16.8个百分点,农村旅游消费市场加速扩张。今年清明假期,“奔县游”“乡村游”热度不减,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全国县域五星酒店热度同比上涨近35%,县域景区热度上涨超254%。3月份,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环比提升5.3个点,比去年同期提升13.2个点,高于全国15.7个点,“两新”“国补”下乡进村,大大激发了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五是陆海通道双向互济,助力我国成为全球贸易“稳定之锚”。今年以来,在美国贸易政策不利影响下,西部陆海新通道逆势上扬,班列班车保持强劲增长,前两个月,铁海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车、中老跨境班列发送货物同比分别增长32.7%、31.9%和8.1%,其中铁海联运班列货物品类已增加到1234种,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158个站点,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6个港口。一季度,通道沿线“13+2”省(区、市)经通道进出口总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超10%,规模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连续多年稳定运行,已经崛起成为欧亚大陆重要的跨境货运走廊,通达36个国家超327个城市。今年,在前期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在全国布局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覆盖部分沿海港口城市,进一步增强陆海双向资源整合能力。受美关税政策冲击,今年3月,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环比下降13.2%,美西航线和美东航线分别环比下降18.4%和16.9%,但一季度,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仍增长8.2%,其中外贸航线同比增长11.5%。在即将封关运作的海南自贸区,洋浦港开年抢跑,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0.3%,中国与东盟不断加深的经贸合作成为全球经济风云变幻中的一抹亮色。多元化对外通道与贸易格局显著增强了我国应对外部风险的抗压能力,助力全球贸易保持稳定。
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交通物流起步平稳,开局良好,为全年打下坚实基础。展望全年,“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随着交通物流领域一批重大工程项目顺利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提质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交通物流将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用好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政策红利,对外继续拓展海陆空多元化立体交通物流通道,引领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对内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助力消费提振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改善,以优质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建设和技术业态模式创新提高投资效益。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海报制作:赵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