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邢台市海蓝轴承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轴承。闫丽静摄
河北省邢台市有4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全国重要的羊绒及羊绒制品集散地、童车生产基地、电线电缆生产基地、轴承产业集聚区,形成了“县县有集群、个个有特色”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邢台市持续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构建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年营收超百亿元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有2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个。今年1月份至3月份,邢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总营收达1392.3亿元,同比增长8.5%。
技改提升效率
邢台市临西县轴承零部件产业集群是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近年来,该县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进产品和技术迭代升级,引领上下游产业、关联企业聚集发展。
作为以生产挖掘机轴承起家的企业,邢台中伟卓特液压科技有限公司每年拿出营业收入的4.5%至5.5%投入技术研发,相继研发出上百种轴承,主导产品柱塞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分别约为40%、75%。“近几年,公司获得各项发明专利66项,技术提升显著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该公司董事长助理师新华说。
邢台聚焦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短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2024年,该市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63.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64.3%。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95.86亿元,同比增长61.22%。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开展“技改投资倍增行动”,去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3.1%。
清河县是全国重要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羊绒纺纱基地和羊绒制品产销基地,羊绒及制品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近两年,该县引导企业加快传统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羊绒生产全过程智能化水平。
在河北南冠科技有限公司智能纺纱数字车间,长达百米的生产线仅有1名员工管护,纺纱设备生产线高效运作,自动化系统控温控湿,梳毛机、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相互配合。该公司副总经理郭子忠说:“车间智能化改造后,成本降低了20%,效率提高了25%左右。”
邢台市还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工业设计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全市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26家,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420家。2024年,该市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15件,同比增长12.69%;集群内企业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261项,同比增长20.8%。
高效协同发展
龙头企业是带动集群内中小企业贯通发展、向高而攀的重要驱动。邢台市坚持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协同发展,按照“筑基、提升、培优”梯次培育模式,构建县级、省级、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三级梯度培育体系,累计培育“领跑者”企业7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67家、单项冠军企业77家。
邢台金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是平乡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走进生产车间,焊接、喷漆、组装,各项生产流程有序进行。“正在赶工的是我们研发生产的‘萌兽’系列童车。”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旺说,该系列童车已进入北上广深等城市高档童车市场,单车售价超过1000元,年销量突破10万辆。
平乡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也是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自行车童车销量约占国内市场的50%、国际市场的40%。“我们通过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集群内企业提高质量标准,加快智改数转,走品牌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平乡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辉说。
邢台市还整合通用资源,在原料集采、关键设备、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物流贸易等方面引导集群内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研发等优势,建设各类共享平台,推动集群内关键工序、订单、研发等要素共享,带领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提质升级。该产业集群2024年营收689亿元,同比增长28.9%。
走进宁晋县河北欧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享车间,14条辐照生产线正为多家企业特种线缆进行辐照加工。“辐照设备投资大、利用率低,之前不少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设备,只能放弃特种线缆订单,或者到外地进行辐照加工。”欧达新能源共享车间销售经理赵合义说,集群内的共享模式让中小企业不出县就完成辐照加工,辐照环节成本降低了30%以上。
“共享生态打破了企业资源壁垒,实现了高效协同发展。”邢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科科长刘会芳说,目前,邢台市共推动21个集群的32家企业建设共享工厂或共享载体,参与共享企业利润提升率平均达到10%左右。
优化营商环境
产业集群聚厚成势,离不开良好营商环境。邢台市从企业需求出发,建立党政机关与企业家座谈、机关干部下沉调研两项常态化沟通工作机制,打造亲商爱商好环境。
“今年以来,伴随订单增加,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缺口。8000万元的低息贷款仅半个月就到账,解了燃眉之急。”宁晋县亚星线缆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文栓说。
这笔投放是金融机构为宁晋产业集群定制推出的贷款产品。宁晋县相关部门在此前走访企业和园区时了解到,银行给的贷款额度偏小,不能满足一些企业发展需要。在与多个金融机构沟通协商后,为集群企业提供了更多适配性强的金融产品。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们坚持政策引导与产品创新双管齐下。”邢台市政府办公室协调和风险防控一科科长胡振堃介绍,目前各大金融机构陆续推出“宁晋宁缆贷”“平乡童车贷”“轴承贷”等针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信贷产品,形成“一产业一品”的金融服务格局。
邢台市高新区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吸引从深圳外溢来的电子信息生产线。园区建设还未完全竣工,先期已有部分企业入驻生产。“政府的真诚服务是我们选择这里的重要因素。”邢台浩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祝瑞景说,企业于2023年搬迁到此,初期外派技术人员在邢台面临住房问题,园区专门提供了3公里范围内的人才公寓,并配套了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园区内的公共食堂解决了职工吃饭问题,附近增设的公交站点缓解了职工出行难题,园区组织的招聘活动解决了企业生产用人之需,如今企业运转已步入正轨。
感受到邢台良好的发展环境,众多签约入驻企业自发当起“红娘”,主动引来近3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邢投资兴业。截至2025年3月底,邢台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97.90万户,同比增长5.33%。(王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