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韧性足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韧性足

来源:经济日报2025-04-28 10:02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其控股参股的公募基金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也浮出水面。2024年,受公募费率改革与市场波动加大双重影响,行业业绩普遍承压,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之间分化加剧,部分机构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40家基金公司披露了相关经营数据。在营业收入方面,有近半数基金公司业绩有所缩水,但头部机构凭借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整体表现稳健。年报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2024年营收为121.09亿元,同比下降3.13%,成为唯一一家营收超过百亿元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和南方基金分别以80.31亿元和75.23亿元的营收居第二位、第三位,同比分别增长9.61%、11.59%。

  在净利润方面,易方达基金净利润为39亿元,同比增长15.33%;南方基金居第二位,净利润为23.52亿元,同比增长16.92%;华夏基金以21.58亿元的净利润居第三位,同比增长7.2%。同时,中金基金、中海基金、国联基金等部分中小机构凭借降本增效、差异化布局等策略,净利润涨幅超过100%,但大部分中小机构净利润均有所下滑。

  “市场波动放大了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而费率改革压缩了基金公司的利润空间。”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分析,公募基金行业内部分化差异加剧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在权益市场的震荡中,头部机构凭借更强的投研能力和品牌信任度吸引资金,而中小机构业绩不稳定引发赎回压力;另一方面,管理费率下调使全行业收入减少,头部机构通过规模效应摊薄成本,而中小机构固定成本占比高导致利润率下滑显著。

  记者还注意到,尽管2024年下半年A股市场有所回暖,但主动权益基金并未出现资金大幅净流入,部分公司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仍然萎缩超20%。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认为,这与投资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复有关。同时,由于部分主动权益基金在市场波动中未能取得良好的业绩表现,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稳健的固收产品与指数产品,而不是主动权益产品。

  投资者偏好带来的影响在年报中得以体现。固收产品与指数产品成为多家基金公司2024年的突围利器。一些公司将“固收+”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同时完善低风险产品线。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结构优化。相较于主动权益基金,被动权益基金在2024年发展态势迅猛。其中,沪深300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中证A500ETF等现象级产品规模分别突破万亿元和千亿元大关。2024年下半年,被动权益基金在规模上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基金。

  随着公募费率改革持续深入,将进一步倒逼行业改革创新。不少基金公司在年报中表示,2024年将在投资研究和产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广发证券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易方达基金持续增进投研核心能力,不断优化适配投资者需求的多样化产品与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理财需求;广发基金坚持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提高资产供给的丰富度和质量,进一步增强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水平。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2.8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于基金公司未来的布局策略,陈雳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头部机构应继续强化对股、债、商品、跨境等全品类覆盖,打造更丰富的资产工具箱;中小机构可以聚焦科技、医药、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量化投资等细分领域,服务特定客户群体,走出具有特色的差异化路线。(赵东宇)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