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一座座现代化厂房矗立在乡镇腹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技术人员埋头调试,一批批产品从这里驶向海外市场。近年来,临川区突破“产业只能在园区集中”的惯性思维,围绕回引产业、落地技术、优化服务三条路径,在非典型工业场景中培育出一批企业样本。
在桐源乡铜陵村,江西马步奇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坐落于此。企业负责人郭祥峰曾在外创业,2018年在乡政府的邀请下返乡建厂,得到了土地流转、水电配套、手续办理等“保姆式”服务支持。企业后续将研发团队迁回临川,专注微型电机研发,打造一系列智能产品。如今,该企业吸纳百余名村民就业,不少村民从“外出务工者”变成“家门口上班族”。
与之类似,展坪镇的江西省泽昊电子有限公司,则是产业“接地气”的样本。该企业主营高清视频转换器,占地小、能耗低、附加值高,60余名员工多为本地村民,方便照顾家庭。村集体以低成本出租厂房,企业每年缴纳租金,带动经济增长。目前全镇已引进10家类似企业,仅地租一项就带来37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展坪镇党委书记万乐初表示,产业带动人口回流,乡村面貌发生明显改变。
产业向山而行,服务向“新”而生。近年来,临川区聚焦政策直达、服务精准,推行“一个企业、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全周期服务机制。在展坪镇,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抚州工业分公司专注混凝土外加剂、防腐构配件等新材料。2023年底,企业面临扩能瓶颈,镇政府迅速协调土地,两个月内新厂房建成投用,助力企业年产量突破万吨。展坪镇还建立“企业服务包”机制,统筹政策兑现、要素配置、问题协调。
从返乡创业的制造企业,到稳就业促增收的“微工厂”,再到技术密集型的新材料项目,临川正用一系列实践回答一个问题:小乡镇能否成为产业带动富民增收的承载地?
而答案已然清晰,一幢幢工厂正在临川的群山间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