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立足“一条鱼”等九大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通过探索校企联合招引、共同使用和协同保障路径,推动高层次人才“互聘共享”、有序流动,有效破解海岛高层次人才留用难题。
为精准匹配产业引才需求,普陀区建立校地企三方人才供求信息通道,结合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和企业发展需求,联合区经信局等职能部门和产业平台摸排重点企业人才、技术需求,梳理形成校企创新人才需求清单。聚焦校企双方急需的兼具研发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由区委人才办组建工作专班,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为人才选择高校、合作企业牵线搭桥,吸引人才落地。
全力支持浙江海洋大学先行先试,推动高校打破“用人”围墙,牵线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引才合作。对“校企互聘”的人才,明确其以“全时双聘”形式参与学校学科建设、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等,以专家顾问形式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在三方协议中确定人才人事关系、成果归属、考察考核等重点事项,推动人才、政策、项目等资源贯通。目前,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金博士被浙江海洋大学和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聘用,同时在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企业科研服务等领域发挥作用。
“以往我在企业和高校两边兼职时,薪酬待遇、绩效考核和职责分工都不明确,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职责交叉、相互推诿的情况,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普陀推出的‘校企互聘’机制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发展大门,我可以根据市场、生产实际及时调整项目研发方向和技术路径,并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争取到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研究中。”金博士说。
“我是去年11月来到普陀的,刚落地就有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我,帮我认定人才类别,提供周转住房,感觉非常省心。”同样以“校企互聘”形式入职浙江海洋大学与舟山天沐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郭博士说。
普陀区还从政策支持、机制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着手,不断深化“人才与海”服务品牌,构筑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试行人才“预评估”,提前保障落实人才公寓、人才认定等各项落地政策,前置解决人才来普留普“关键小事”。集成推出人才增值化服务“十优享”工程,定期组织开展“海洋人才周”、十场百人围炉会等主题活动,帮助人才建立“朋友圈”。
“该机制推动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互通共融,受聘专家不仅能在高校平台发挥培育人才的价值,也能在企业平台大展身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普陀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张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