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秦皇岛市经济发展的广阔版图中,民营企业正日益展现出蓬勃的活力与韧性,成为推动市场繁荣、促进就业增长的关键力量。而在这背后,秦皇岛税务部门正以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持续注入“税动力”,助力其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健前行。
依海而生 港城产业“创”出新空间
在渤海之滨的秦皇岛,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精密机械雕琢时代轮廓,生物医药产业用前沿科技守护生命健康,电子信息产业借数字浪潮重塑发展格局……一个个民营企业如春笋般破土,正以蓬勃之势成长壮大,成为推动城市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近3年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接近40%,秦皇岛税务部门的支持,让我们享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所得税减免600多万元,攻克核心技术的底气更足了。”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孔祥乾表示,从创立之初仅有7名员工到如今800余人的团队,从年营业收入从几十万元到2024年的8.88亿元,离不开当地良好政策的护航。
企业的进步来自持续创新。秦皇岛正以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和更强劲的政策红利孕育着一批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在港城大地上占据细分领域行业制高点,为企业集群“创”出市场蓄势赋能。
在秦皇岛某结晶器有限公司,工厂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一派繁忙,一个个结晶器排列有序地正打包发往某集团有限公司。
结晶器作为连铸设备的“心脏”,是连铸机的核心设备之一。多年来,该公司年产量始终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产品迭代升级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如今‘长白’结晶器产品已有5000余种,市场占有率达30%,2024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该企业董事长孙红亮说,过硬的技术能力,也让瀚丰长白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年均投入超过年产值的5%。对此,孙红亮表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税收优惠政策的持续“浇灌”密不可分,近三年,该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766万元,发展势头十足。
以“真金白银”的税收政策和优质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是秦皇岛市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的重要举措。秦皇岛税务部门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打出“合规发展+政策落实”组合拳,搭建“线上+线下”双线辅导平台,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同时依托税收大数据开展风险预警,提供合规性审查和涉税风险诊断,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管理、规避涉税风险,为民营企业构建起政策直达、风险可控、发展稳健的良好环境,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与内生动力。
因农而兴 燕山特产“闯”进大市场
从甘薯脱毒秧苗的培育到中药材加工的科技赋能,从深山菌菇的智能化孕育,到板栗和杂粮主食的跨境畅销……依山傍海的燕山儿女趁着春风,用全链思维激活“乡村振兴密码”,开启“赶超跨越”新征程。
位于北纬40度的黄金板栗生产带,青龙满族自治县孕育出的板栗色泽光亮、细腻香甜,全县板栗栽培面积达到100余万亩,年产板栗6万多吨,年产值达到12.9亿元,成为青龙县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之一。
“咱们板栗园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办税费、开发票等事项知之甚少,如今有了税费服务联络站,‘税小帮’时常来辅导,如今农产品销量上去了,税费知识也懂得更多了。”青龙县某板栗合作社一位农民表示。在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的扶持下,青龙满族自治县15个乡镇35个村陆续建立了板栗绿色生产基地,目前登记正常合作社达1138户,占全县正常单位纳税人的7.7%。
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税务力量的持续护航。近年来,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组建“助农服务专班”,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特点,精准梳理并落实各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以税费优惠的“真金白银”为企业升级生产设备、拓展研发投入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秦皇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粮油、甘薯、中央厨房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业,在不同县区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集群,培育了粮油加工、葡萄酒加工、板栗加工等多个加工集群,其中总产值超10亿元的加工集群10个、超50亿元的4个,为带动乡村增收致富铺就新路程。
当下,秦皇岛正以“税惠活水”浇灌创新沃土,以精细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助力港城民营经济迸发活力、阔步向前。(卢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