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宿税新程丨沭阳:从“面对面”到“肩并肩”“零距离”服务背后的“心”革命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宿税新程丨沭阳:从“面对面”到“肩并肩”“零距离”服务背后的“心”革命

来源:光明网2025-04-24 18:11

  走进国家税务总局宿迁市沭阳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线上体验区”的屏幕正在播放“开业第一课”,办税服务区的工作人员正肩并肩与纳税人一同操作办税事项,流动导税员穿梭在等候区答疑解惑……这个江苏省首批新时代“枫桥式”办税服务厅,用“空间重构+流程再造+智慧赋能”的三重变革,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层改革逻辑。

  智慧办税: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突围

  在占地100平方米的线上体验区,12台智能终端与3个“征纳互动”辅导专席构建起数字化办税矩阵。刚完成跨区域涉税事项核销的江苏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王婷婷展示了操作流程:“扫码登录、智能填单、远程核验,全程不过5分钟。”这样的“云上办税”场景已成常态。数据显示,目前该局线上业务办理量同比增长97%,实体窗口出票量同比下降76%,“非接触式”办税缴费逐渐成为纳税人首选。

  “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业务迁移,而是服务生态的重构。”沭阳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负责人张剑指着中控大屏上的数据流解释,通过搭建“全程网上办+征纳互动办+自助便利办+线下进厅办”四维服务体系,电子税务局业务量年增近45%。墙面上实时更新的征纳互动画面,清晰标注着高频业务区域,见证着“指尖办税”的时代变迁。

  服务升级:从“被动受理”到“主动问需”的跨越“您好,您的个税系统登录密码可通过“简事快办通道”处理。”在导税服务区,导税人员正对进厅人员实施精准分流。这个被纳税人称为“暖心第一站”的服务前哨,通过构建“智能预审+人工导税”双轨机制,将80%以上的简单业务和线上业务拦截在等候环节之前。

  服务温度的提升在细节处流淌。争议调解室内,公职律师团队创新“接诉即办”机制,累计化解涉税争议22起;“办不成事”窗口的闭环工作台账,记录着126件疑难问题的解决轨迹……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把纳税人当家人”的服务理念落地。

  空间重构:从“物理改造”到“生态重构”的蝶变

  拆除传统服务柜台后的开放式服务岛,见证了服务理念的根本转变。在转型后的办税服务区,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同坐一张桌、共对一块屏的场景随处可见。“这种‘肩并肩’服务模式,让我们能更直观捕捉纳税人需求,也拉近与企业群众的心灵距离,让税费服务更有温度。”业务骨干石宇边说边指导某自然人的车辆购置税退税业务。

  改革成效在数据中凸显:2025年第一季度该厅平均等候时长压减至3.6分钟,较2024年环比下降58%;“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计解决疑难问题26件,办结率达96.2%;通过“优惠政策落实咨询岗”定向推送政策1.2万户次,小微企业受惠面持续扩大。

  效能提升: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进阶在服务厅中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着叫号数量、业务类型、办理时长等12项指标。“我们构建了‘前中后’台协同机制,前台精准分流、中台集中处理、后台动态调度。”沭阳县税务局副局长周怀志介绍,通过对服务质效的常态化监控预警,实现资源调配与业务峰谷的智能匹配。

  这种系统化改革思维,在争议调解区得到生动体现。由公职律师、业务专家组成的调解团队,创新建立“接单—流转—办结—反馈”闭环机制,2024年成功化解涉税争议22起,调解满意率达95%。

  从物理空间改造到服务生态重构,沭阳办税服务厅的转型升级之路,折射出基层税务机关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决心与智慧。随着“智能导服精准分流、线上办税全程畅通、线下服务温情相伴”新格局的形成,沭阳税务人用行动诠释:最好的服务,是让纳税人感受不到服务的存在;最优的环境,是让企业专注于生长的力量。(童雷)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