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来源:光明网2025-04-24 08:12

  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以“我们的能源,我们的星球”(Our Power, Our Planet)为主题,再次将全球目光聚焦于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在这一背景下,科技企业如何平衡商业价值与地球可持续性,成为时代命题。作为全球AI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先者,荣耀以系统性ESG战略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在世界地球日这一关键时间节点,荣耀释放了即将于6月发布的《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负责任治理报告(2024年)》中的部分核心亮点数据。借此,荣耀展现了其在绿色产品、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能够看到,荣耀通过AI赋能、技术创新等推动绿色转型,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携手消费者共同守护地球资源。而荣耀的实践表明,科技企业不仅是环境问题的解决者,更是绿色未来的塑造者。这也在让消费者意识到——选择荣耀产品,即是为地球可持续性贡献一份力量。

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荣耀ESG的时代答卷:绿色革新与AI赋能

  消费电子发展迅猛,切实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与消费电子相伴而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问题,同样突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约有5000万吨,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产生7470万吨电子垃圾,到2050年这一数字更将增加到1.2亿吨。

  在众多类型的电子垃圾中,手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悉,不少用户因电池老化被迫换机,也造成了电子垃圾激增。这也意味着,电池成为手机使用寿命的关键瓶颈器件,电量不耐用是很多手机消费者换机的Top理由之一。

  对此,荣耀提出“绿色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过自研技术与AI赋能,实现“更低碳、更耐用、更可循环”的产品升级。其核心逻辑在于:以AI赋能产品设计、制造与回收,减少资源消耗;以自研技术提升产品耐用性,降低电子垃圾产生;以碳中和目标为牵引,重构产业链价值。

  AI赋能之下,绿色科技“看得见,摸得着”,荣耀的AI技术已深度嵌入绿色创新的核心。以最新发布的荣耀Power为例,是荣耀绿色科技的集大成者。荣耀Power的核心突破在于搭载8000mAh第三代青海湖电池,硅含量突破10%,能量密度达821Wh/L,配合架构级能效优化,实现16.6小时持续亮屏与6年耐用性承诺。相比传统3年换机周期,荣耀Power每年可减少40.83%碳足迹,显著降低电子垃圾产生。

  此外,荣耀Power还有AI驱动的续航管理。智慧节电引擎可在2%电量下支持65分钟通话,甚至在-30℃至55℃的极端温度环境仍保持稳定性能,减少用户因电量焦虑导致的非必要换机。这种“隐形节能”理念,让科技产品的环保价值从显性参数延伸至隐性体验。

  荣耀深谙ESG行动的本质之一,是价值共鸣。对此,荣耀紧抓消费者的共情点,让他们从“被动环保”到“主动参与”。比如通过强化旗下产品的续航和耐用度,荣耀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用户价值。此外,荣耀还通过种种策略将抽象的环保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参与感,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贡献者。

  阿尔法战略与展望:共筑绿色新未来

  荣耀将ESG视为公司长期战略,在商业实践中不断推动ESG治理与赋能工作的稳步落地。比如在2025年MWC大会上,荣耀正式发布阿尔法战略,将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从2045年提前至2040年——足足提前5年。

  同时,荣耀承诺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成为继苹果之后中国首家做出如此广泛承诺的科技企业。这凸显着荣耀速度和决心,以及对自身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的自信。

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而即将于6月发布的《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负责任治理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中的部分核心亮点数据,则充分展现着荣耀2024年ESG成果显著。截至2024年底,累计173款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产品通过环保等级认证,通过绿色产品累计减少和避免了约1497吨温室气体排放。

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同时,荣耀通过零填埋管理体系二星认证、入选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入选工信部(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荣耀还探索运用可降解的创新环保材料,并累计回收电子废弃物2439吨。

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在日常运营中,荣耀积极探索清洁能源的使用机会,2024年清洁能源使用量占比达13%。其还设立长期的清洁能源使用计划,2024年办公园区人均用电量较2023年降低约8%;日常办公及门店服务持续践行无纸化运营,相当于保护了2000棵成年大树。

科技与人文结合:荣耀ESG战略如何让消费者成为环保“合伙人”?

  荣耀的ESG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以技术突破解决环境痛点,以战略前瞻引领行业变革,以用户共情激活可持续消费。从青海湖电池的耐用性革新,到阿尔法战略的雄心承诺等,荣耀证明——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产品性能,更在于其对人类与地球未来的深切关怀。

  这场绿色革命中,每一位消费者都是参与者,每一次选择都在为“我们的星球”投票。而荣耀正以科技之力,让这种选择变得更简单、更有意义。相信《报告》在6月份发布时,会带来更多惊喜。届时,我们将共同见证荣耀在ESG领域持续探索创新,与消费者携手为守护地球贡献更大力量。(王经)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