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世界读书日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人们回归知识海洋的航道。这一特殊日子,不仅是对阅读文化的深情礼赞,更是透视图书产业发展脉络的绝佳窗口。
从弥漫着墨香的线下实体书店,到便捷的数字阅读世界,图书产业正以蓬勃之姿,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不断演进。深入剖析这些不同业态,方能洞察图书产业的发展脉络与未来走向。
线下实体书店与书市:坚守文化阵地,探索转型新生
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线下实体书店曾一度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上半年,实体书店渠道码洋同比下降4.05% ,但将数据拉长至最近五年的半年数据对比,会发现实体书店渠道码洋同比下降幅度从2020年同期的 47.36% 收窄至2024年同期的4.05% ,恢复韧性显著。一定程度上,实体书店正逐步走出困境,展现出新的生机。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图书相关企业超442.2万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61.5万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2019年以前图书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此后则有所波动,但仍旧在2024年达到顶峰。
从区域分布来看,陕西省、广东省、山东省图书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46.3万家、41.2万余家和37.1万余家,排在其后的是江苏省和浙江省。
电子书:便捷阅读引领潮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电子书凭借便捷性、海量存储等优势,在图书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进一步增强,2023年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 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4.5%,较2022年的81.6%上升了2.9个百分点 。
在销售模式上,电子书主要采用付费下载、订阅会员等方式。一些热门电子书的价格相对纸质书更具优势,而且平台经常会推出促销活动,进一步降低用户的阅读成本。同时,为了保护版权,电子书平台也在不断加强技术手段,防止盗版现象的发生。许多平台与出版社、作者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用户能够获取到正版、优质的电子书资源。
网络文学:内容创作百花齐放,产业生态日益完善
网络文学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兴文学形式,发展势头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25年1月17日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5474万人,占网民整体的51.9%。网络文学已成为人们获取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网络文学相关企业超46.7万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9.1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浙江省、海南省、山东省和江苏省网络文学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也在不断凸显,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除了传统的付费阅读收入,网络文学还通过版权售卖、衍生产品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商业价值。热门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屡见不鲜,不仅在国内收获高人气,在海外也备受关注,进一步提升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与商业潜力。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世界读书日所映照出的图书产业,线下实体书店与书市在坚守与创新中前行,电子书以便捷之姿赢得市场,网络文学在内容与产业上持续繁荣。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图书世界。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阅读需求的变化,图书产业有望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更大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