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台州联通:信号永不掉线 温暖始终在线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台州联通:信号永不掉线 温暖始终在线

来源:光明网2025-04-23 19:00

  台州S1线呈南北纵贯之势,全长52.396公里,将椒江、路桥与温岭紧密相连,一举填补了台州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空白。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稳定且高速的网络支撑。S1线4/5G网络,以高质量工程为基石、高品质网络为脉络、高用户感知为灵魂,它的建设成就更是与台州联通青年劳动者们息息相关。从信号覆盖的广度拓展到数据传输的速度提升,从网络安全的深度守护到应急保障的精准响应,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联通青年的心血与智慧,洒满了他们的汗水与拼搏。

  攻坚克难,铸就轻轨网络“数字动脉”

  在项目的规划阶段,来自建设、网优、动力、传输等专业的青年突击队员便已深入施工一线,与建设者们并肩作战,共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不断优化网络方案,提升网络性能,确保轻轨S1线沿途的网络信号稳定、畅通无阻。

  建设期间针对S1线站台、站厅、双向隧道等特殊场景,青年突击队员们迎难而上、详细研讨,提出了独具匠心的组网策略。由站台和隧道衔接覆盖组建超级小区,实现站台2TR DAS和4TROCELL的创新型融合组网,这个方案既避免了切换尖峰的干扰,又消除了对用户感知的影响,使得站台峰值下载速率飙升至惊人的1Gbps。针对站台和站厅的不同需求,青年突击队在高热点区域进行了容量分层保障,而在双向隧道的覆盖上,他们更是精益求精,完成双漏缆的精细覆盖,确保隧道内网络感知的流畅与稳定。历经无数日夜的艰辛奋战,最终建成的S1线4/5G网络,几乎全线程实现3.5NR+L1800的覆盖技术。如今,当你乘坐轻轨S1线穿梭于台州的大街小巷时,无论是刷手机、看视频还是处理工作事务,都能享受到联通网络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争分夺秒,构建轻轨运营“稳固防线”

  S1线沿途分布着百余个网元站点、数十台机房传输终端及配套设备,它们构成的网络体系极为庞大。网络故障,对于轻轨S1线这条交通线路而言,其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网元站点或机房传输设备的故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波及整条线路的网络服务。两年多来,青年应急保障队的抢修已不下300次,使得这些潜在的风险被一次次化解于无形之中。

  记得有一次,网管监测系统大量“飘红”,轻轨S1线某站点突然出现的网络信号中断情况,其影响如涟漪般迅速扩散至周边数个站点。彼时,正值春运前夕,若网络不能及时修复,将对大量人群的出行造成不便影响。闻讯而动,抢修队员迅速集结并赶赴现场,他们默契配合、分工合作,一方负责排查线路故障,从光纤到设备接口,不遗余力地搜寻着可能潜藏的故障源头;另一方则开始调试设备,利用测试工具对机房内的传输设备进行检测与校准。经过一番紧张的排查与分析,终于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市政施工不慎挖断了地下的光缆线路。他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重新熔接光缆,调试设备参数。随着修复操作的完成,网络信号再度满格!这样的故事,在这两年里屡见不鲜。无论是设备故障、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原因,每一次对网络故障的修复,都是对他们应急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考验。

  台州联通青年们以工匠精神为犁、以奉献精神为种,在东海之滨书写着“轨道+通信+服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他们以无畏之勇气,攻克技术壁垒;以果敢之担当,守护网络命脉;以赤诚之热忱,传递城市温情。我们相信这群“新青年”,定能为台州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不竭的青春活力!(金伟豪)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