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中央企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用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在我国,超过1.8亿经营主体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主战场。日前举行的“数据价值化我们在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探索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头打造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标杆。一些中央企业在会上介绍了相关进度。
“海洋空间立体广阔、作业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海洋数据的采集和治理难度大、成本高、精度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俞进表示,中国海油致力于全域信息感知,依托340多座海上生产设施、8600多公里海底管道及400余艘作业船舶,构建起海洋立体感知体系,依托海缆、卫星、微波、散射等技术打造数字基础设施,在复杂海况下的数据传输、边缘计算支持、应急通信保障等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打造了“空天地海”全域感知能力。
数据积累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共享流通是释放价值的关键,但当前,数据共享流通利用“不愿”“不敢”“不能”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龚永恒表示,中国电科自主研发了可信数据空间产品,支撑数据“可用不可见、可用不可存、可控可计量”。比如,联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研发的电力可信数据空间,通过营造多方安全、可信、可追溯的环境,减少电力企业间因数据敏感或竞争关系产生的合作顾虑,为数据共享流通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数据要素是推动能源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跃升的核心动能,是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丁涛介绍,数据已成为推动国家能源集团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比如在煤炭领域,基于设备运行历史数据与知识库,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自主研发了煤炭工业设备综合诊断运维大模型,覆盖27类关键设备,实现故障预警准确率超90%、诊断准确率超85%。
“绿色低碳领域覆盖行业广,我们正将绿色低碳数据应用于绿色资产管理、可持续信息披露、绿色金融数据服务等更多跨领域场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杜乐表示,在河北衡水,中国节能围绕污染源在线监测、分表计电、环保执法等生态环境核心数据,打造了全流程生态环境数据要素化产品,目前已在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挂牌上架。在河北邯郸,中国节能通过采集和分析企业在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行为数据,对企业绿色资产进行估值,对企业绿色绩效水平进行精准画像,驱动企业绿色转型。
“国家数据局正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推动国有企业数据管理机制创新,强化数据赋能现代公司治理和数字化转型。”陈荣辉表示,下一步将协同各有关部门、各地方,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激发企业用数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数据资源价值。(本报记者 王云杉 宋佳航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