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光伏相关企业超108.8万家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我国光伏相关企业超108.8万家

来源:光明网2025-04-22 16:52

  全球气候危机与能源安全双重压力下,绿色能源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这一轮产业变革的底层逻辑,已从单纯的政策驱动转向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中国企业凭借产业链整合能力与研发投入强度,正在全球清洁能源竞赛中占据关键卡位。

  光伏与风电成本曲线持续下探,分布式能源重构传统电力体系

  光伏组件的技术迭代正在改写能源经济模型。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报告,2025年全球光伏发电的基准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预计较2024年进一步下降31%,中国作为全球光伏产业的核心驱动力,其光伏度电成本已降至0.30元/kWh以下。这种技术突破直接反映在装机规模上——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将突破300GW,占光伏总装机的比例超40%,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光伏及风电相关企业分别为超108.8万家和9.8万余家。其中,光伏领域的增长更为迅猛,仅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7.7万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无论光伏还是风电,都集中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几个省份。三个省份光伏相关企业总和超过36.2万家;风电相关企业总和超过2.8万家,分别占据全国企业总数的33.2%和29.2%。

  氢能储运技术突破临界点,固态电池开启新能源汽车2.0时代

  绿氢制备技术的经济性拐点已然显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碱性水电解槽,经国际第三方认证权威认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无疑提高了绿氢生产成本继续下探的可能性。

  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正在改写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宁德时代于2024年Q2量产的第三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支持10分钟快充和-30℃低温运行,带动诸多新能源车企的高端车型续航突破1000公里。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氢能相关企业超3800家;动力电池相关企业超18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氢能相关企业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570家、390家和300余家;而广东省、安徽省、江苏省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1.7万家、1.3万余家和1.2万余家。

  生产与能耗的博弈:工业节水与余热回收撬动循环经济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突破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中国某企业最新研发的DTRO膜组件,配合多级纳滤工艺,致使氨氮去除率>99.9%,使吨水处理成本实现降低。水利部相关报告显示,在2023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

  工业余热利用技术正在创造能源“第三极”。燕山石化工业余热利用项目已覆盖燕山地区约1/3的供热面积,连续两个供暖季累计供热量达27.95万吉焦、节约蒸汽8.95万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831吨、减排二氧化碳2.55万吨;宝钢股份通过优化余热回收设备运转参数,最大化回收蒸汽进行发电,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绿色经济相关企业超224.8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5.9万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五年间,绿色经济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为50.4万余家。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绿色经济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23.3万家、22.8万余家和21万余家。排在其后的是浙江省和河北省。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绿色能源革命中,技术突破已不再是孤立事件,而是与商业模式、政策体系、资本流动形成共振效应。当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形成正向循环,绿色能源产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更在重塑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的共生关系。这场变革的终局,或将决定下一个百年全球产业的权力版图。(王经)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上海车展:中国汽车品牌引关注

  • 大学里的文创团队 让文物“活”起来 “火”起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