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来源:光明网2025-04-22 13:38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蚂蚁森林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举行“2025春种活动”,现场种下了该公益项目启动9年来的第6亿棵树。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图注:2025蚂蚁森林春种活动现场

  “这棵树,见证了全国网友践行绿色生活、支持各地生态建设的9年历程。蚂蚁森林感谢大家,每个人都了不起!”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彭翼捷现场感谢数亿蚂蚁森林用户、30多家合作机构的热情参与,感谢6亿棵树“扎根落户”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据统计,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项目已累计协议捐资40多亿元,由公益组织和专业机构实施植树造林,支持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宁夏、新疆等13个省份的荒漠化治理和生态修复,已种下的6亿棵树,9成以上分布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地区。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图注:蚂蚁森林6亿棵树90%以上助力“三北”攻坚

  只要蚂蚁森林的用户在日常生活里坚持绿色出行、减纸减塑、在线办事、循环利用等环境友好行为,就能积累“绿色能量”手机上申请种树。“手机上种一棵,地里就种一棵”,是蚂蚁森林9年来践行的承诺。在春种现场,一起为全国网友种下第6亿棵树的,是来自内蒙古、陕西、河北等地的蚂蚁森林一线种树人。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图注:各地一线种树人代表全国网友种下第6亿棵树

  雷新光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哈什哈苏木,和当地很多群众一样,他也曾因沙漠侵袭家园不得已到外地谋生。2018年,雷新光回到了家乡,开始和乡亲们种植蚂蚁森林捐助的花棒——这种灌木耐旱耐寒,能根扎十米深的沙层,成片的花棒可固定沙丘、改善生态。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图注:雷新光种出的蚂蚁森林453号林

  “每年8月,种了花棒的沙丘上一片绿色,点缀着粉色小花。以前是沙子追着人跑,现在是花追着沙开”,雷新光说他还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着当地老乡一起种植、管护林地,已种出花棒26000多亩。花棒平茬后不仅可加工饲料,还能采收花棒籽出售。每户平均每年可从合作社增收12000元,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因环境改善有了奔头又回到了家乡。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图注:种树人现场“带货”介绍蚂蚁森林经济作物

  “不止是花棒,梭梭树的根部可以接种肉苁蓉、柠条能够结籽、沙棘果可制成果汁、连翘既可泡茶还能入药……”,来自各地的种树人代表带来了蚂蚁森林产出的不同农产品,热情地请大家帮忙“带货”。

  据统计,蚂蚁森林项目在各地实施,已累计创造了420多万人次劳动机会,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捐给各地的40多亿资金中,已有6亿多元成为参与种植养护的老乡们的劳动补助。各地政府还在因地制宜地引导当地群众,根据蚂蚁森林的不同树种开发生态价值产品。

  “令人欣喜的是,发挥生态价值的同时,蚂蚁森林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当地老乡劳动增收的绿色基建”,蚂蚁森林基金会秘书长王小颖说,9年来全国网友在手机上种出的6亿棵树,棵棵皆在各地真实种下,希望每个辛苦付出的劳动者,都能成为“绿水青山”的获益者。

  据介绍,每年春季集中支持北方各地大规模植树造林,“春种”已是蚂蚁森林持续了9年的传统。从2023年春种开始,蚂蚁集团已连续三年分别与内蒙古、甘肃、河北的林草部门签订协议:向三省份各捐资不少于1亿元,以支持这些“三北”重点省份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

  “大家放心,你们手机上种多少,我们就在这种多少,一棵不少,棵棵种好”,河北丰宁的蚂蚁森林种树人高国江通过现场媒体感谢全国网友。河北省是京津生态环境支撑区,也是“三北”工程重点攻坚区,肩负着筑牢首都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使命。

蚂蚁森林连续9年大规模“春种” 种树6亿棵“增绿”又“增收”

  今年3月以来,蚂蚁森林在内蒙古、甘肃、新疆、河北等7个省份的大规模春种正全面展开。其中,全国网友为河北“浇水”,七天内就为河北申请超过5万棵樟子松和200多万棵连翘。蚂蚁森林表示,这些树将在河北各地由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等合作机构负责种下。

  4月22日当天,由蚂蚁森林和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共同出品的微综艺《重生之我在2005年种树》正式上线。节目基于河北丰宁20年来坚持全民种树、改善生态的真实故事,通过重返20年前体验种树的形式,鼓舞和激励更多年轻人积极行动,关注生态保护。(王经)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