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福建南平建瓯市建立协调工作机制
这个专班,专盯小微企业融资难
制图:汪哲平
闽北,细雨连绵。邮储银行建瓯支行副行长庄爱琴闲不住,又带着客户经理黄进平驱车行驶在泥泞的山路上。
2024年11月起,负责企业存贷款业务的庄爱琴成为福建南平建瓯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专班的成员。“能不能给我企业名单,让我去一线多看看?”进专班第一天,庄爱琴就向专班召集人、建瓯金融监管支局副局长刘相龙提出请求。
近些年,庄爱琴没少跑一线业务,可跑来跑去,却一直难以解决一个问题:“银行对几家重点规上企业了如指掌,提供了不少贷款优惠,但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有啥办法能摸排到底吗?”
庄爱琴的疑问,也是刘相龙的关注点。“有了工作专班,就要把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清单摸出来,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刘相龙说。
2024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的问题。11月1日,建瓯市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发改、金融监管部门牵头,联合工信、财政、农林市场等多个部门和各家金融机构组建工作专班,针对全市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开展融资需求摸排,并商议推荐清单,推荐给相关金融机构。11月4日,福建省又发布小微企业融资“走访码”。
企业只需用手机扫“走访码”,填写相应的信息,选择贷款“意向银行”,就可直接发布融资需求。之后,“意向银行”就能在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获取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清单。
庄爱琴刚拿到厚厚一沓推荐清单,便即刻带着黄进平向东游镇出发。蜿蜒山路上,电话没停过。等车子停在建瓯万鸿人造板有限公司门口时,还没见到公司董事长郭强,企业的各项经营数据已经被摸了个七七八八。
“法拍地的土地证办下来了吗?近期原料进货资金缺口还有多少?”见面第一句,庄爱琴的发问直击郭强的“痛点”。“土地证办下来了,但前期买地投入太大,最近大量收购竹木原料,还差近1000万元呢!”郭强说。
看中建瓯当地得天独厚的竹木资源,郭强自主创业,深耕人造板材的研发制造,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今年企业计划增资扩产,法拍购买了一块新增土地,郭强手头的流动资金变得捉襟见肘。“资金耽误一天,原料收购议价能力就弱三分,一天成本增加好几万元。”郭强话语里透着急迫。
“咱们先看贷款额度。”点开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庄爱琴指导郭强发布融资需求,不到1分钟,经专班审核后的企业需求精准推荐到了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建瓯支行立即为企业匹配了线上“小微易贷”产品,以土地证为抵押,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审批。
“啥时候放款呢?”第二天,看着厂房外不断涌入的进货车,郭强心里还是没底。手机铃声响起,郭强接到黄进平的电话,提醒他审批已通过,可以在手机上直接支用。郭强在手机上立刻操作了一番,不到1分钟便收到了到账提醒。“还不到24小时!”贷款叠加福建省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一年可减少10万元利息支出。
“快告诉大家伙儿,开足马力囤货备料,今年又是一个好光景。”郭强拿起电话,向东游镇的各家供应商发出了供货邀约。
截至今年4月16日,通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建瓯市已向4999家小微企业授信27.07亿元贷款额度,其中4858家已经放款到位。“最难得的是其中有新增贷款客户1071家,贷款4.01亿元,这些都是之前没能‘摸出来’的刚性需求。”刘相龙介绍。
车子又一次启动。“咱们去哪儿?”黄进平发问。“往大山深处钻,去水源乡。”庄爱琴直截了当。窗外林木,郁郁葱葱。(本报记者 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