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4年,云南咖啡迎来了大丰收。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咖啡出口量同比上涨358%,达到3.25万吨,主要出口至荷兰、德国、美国和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据报道,目前,云南是中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达到127万亩,产量14.6万吨,占中国总产量98%以上,综合产值达418亿元以上。其中,云南普洱市的咖啡产业打造成果比较突出。云南普洱地处咖啡黄金种植地带,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核心主产地,是雀巢、星巴克、瑞幸等咖啡巨头在中国的原料主产区,现有咖啡种植面积67.9万亩,年产量近6万吨。近年来,普洱市立足区位优势,以全产业链思维重塑咖啡产业版图,全力打造生态产品品牌,2024年综合产值85.08亿元,实现三年间综合产值增长3.06倍,22万咖农人均收入突破9600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思茅区咖啡种植园航拍图。
就普洱市而言,其成功打造咖啡产业的,主要举措有以下几项。
实施五端变革,锻造产业新质生产力
“三品三化”种植,实施精品化变革
推行“三品三化”种植模式。普洱市实施咖啡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咖啡种植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推进优良品种的示范种植,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和水肥一体化的咖啡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引导分级采收分级加工,加强质量管控,提升生豆精品率。
咖啡鲜果。
“绿色生态”加工,实施精深化变革
探索绿色工业发展路径。培育爱伲、北归等本土咖啡知名企业,引进正大集团、金客隆、隅田川等大型企业,大力建设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出冷萃、冻干、花式咖饮等产品。新建和提升改造咖啡鲜果加工厂86个,有咖啡SC企业56家、规上咖啡企业15家,精深加工后咖啡产值增加11.6%,全市精深加工率突破50%。创新研发微水加工技术,使每吨鲜果加工耗水量从6吨降至45公斤。
云南金客隆咖啡产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线。
“双线布局”市场,实施国际化变革
布局“双线”营销体系。线上打通京东、抖音等电商渠道,线下布局“咖啡会客厅+主题街区+连锁门店”立体网络。创新推出“地理标志+企业品牌”双标识体系,不断提升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举办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是中国咖啡原产地首次举办以“中国”冠名的国家级专业型国际化咖啡博览会,纳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工信部联合发起的“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系列重点活动,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企业参展,接待专业观众近2万人次,累计咖啡采购商订单及合同意向交易额22.36亿元。
中国(普洱)国际咖啡博览会思茅区展馆客商咨询络绎不绝。
“咖旅业态”融合,实施场景化变革
打造咖旅融合带。围绕“一圈一带三廊道”布局,建成20个精品咖啡庄园集群,以“精品咖啡+休闲游”为定位的“咖旅”融合,打造“从种子到杯子”全链体验场景,让小凹子咖啡庄园、天宇咖啡庄园等咖啡庄园在社交媒体火速“出圈”,带动咖啡文化和旅游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快速发展。2024年全市咖啡庄园接待游客35余万人次,营业收入2亿余元,接待游客数和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翻番,“左手咖啡右手茶”成为现象级文旅IP。
小凹子咖啡庄园。
“人才品牌”培育,实施专业化变革
深耕“普洱咖啡师”国家级劳务品牌。2023年,“普洱咖啡师”代表云南省特色劳务品牌在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亮相展示成果,“普洱咖啡师”作为央视2024年“千行百品就业行”栏目首个推荐劳务品牌亮相全网。在2024年全国咖啡师大赛中,普洱选手包揽前三甲,培养出首批国际Q Grader认证专家。国家级劳务品牌“普洱咖啡师”正在加速塑造咖啡全产业链就业创业新形态,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创业27.43万人。
咖啡知识培训。
创新驱动发展释放产业乘数效应
构建“四维一体”标准体系
推进制定从种植到杯测的27项技术标准,建立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产、学、研、管”一体化开展咖啡产业标准体系和咖啡溯源体系研究,推进咖啡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制定国内首个咖啡产品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质量要求普洱咖啡》,发布制定地方/团体标准23项,成功填补了国内咖啡领域标准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了普洱咖啡的标准化水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
推动“咖啡+科技”深度融合
通过引进格芙生物科技公司,建立咖啡生长习性数据库,科学开展土壤数据分析,创新推广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提高咖啡鲜果成熟一致性和果粒饱满度。目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万余亩,亩均增产20%以上。推动形成数字化咖啡质量追溯体系,上线企业29家,上线产品45个批次,发放追溯标签12.8万枚,扫码总数2.1万次。
创新“三金一利”增收模式
建立咖啡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机制,构建“企业+村集体+咖农”模式,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订单生产得红利,带动咖农持续增收。全市22万咖农来自咖啡产业的人均收入从2021年的3836元增长至2024年的9600元。
咖农采摘咖啡。
擘画发展蓝图,开启产业新篇章
实施咖啡“登峰计划”
坚持走精品路线,持续推动咖啡基地生态化,推进水肥一体的咖啡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推广良种繁育和优良品种更新改造,提升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咖啡生豆精品率;推动加工标准化,重点投资精深加工产业链相关业态,扩存量,补增量,提升精深加工率。推动产业集聚化,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采取龙头带建、同业共建、片区联建等方式,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中国咖啡谷·普洱南岛河。
打造咖啡“文化坐标”
持续举办普洱国际精品咖啡博览会、高山咖啡采摘节等活动,积极发力营销“茶咖潮玩”品牌,举行原产地咖啡文化季,有效培育市场端原产地咖啡消费认同感,擦亮“中国咖啡之都”招牌,用好“普洱咖啡”地理标志授权,提升普洱咖啡公共品牌价值,以广域消费场景构建为载体,放大“云咖”普洱产区市场声量。
通过三大主要措施,云南普洱从多个角度全面提升咖啡质量并拓展自身产品声誉,令云南普洱的咖啡产业成为全省咖啡产业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