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 实习生 黄沅瑶)近日,在武汉市江汉区街头,一位69岁的老人被汽车撞倒在地。随车携带AED的饿了么蓝骑士张宝剑路过现场,当即为老人进行紧急施救,争取到宝贵的救治时间。事后,张宝剑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表彰,饿了么在发放1万元“社区侠”奖励之外,还联合爱心商家老乡鸡赠予一年“免费爱心骑士餐”。
骑手守护社区,社会守护骑手。这场骑手、平台与商家的爱心传递下,骑手、平台和企业的共同组建起暖心的“守护者联盟”。三方相向而行,也实现了个人担当、企业责任与社会善意的同频共振。
平凡岗位上的英雄主义:骑手的正能量接力
对张宝剑来说,这样的善举并非偶然。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预备党员,他曾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抗洪抢险中冲锋在前。因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张宝剑主动考取红十字救护师资格证,从去年4月开始,每日携带2.5公斤的AED设备穿梭于街巷,将外卖电动车变为“移动急救站”。他说:“在与‘死神’赛跑的战场上,必须随身带着,心里才踏实。”在救人之后,他婉拒了老人家属的感谢金,将饿了么平台奖励的1万元和其他组织赠予的公益金悉数捐赠。面对社会涌来的褒奖和赞誉,他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张宝剑的故事绝非个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街小巷,数百万外卖骑手正如流动的毛细血管般激活着城市的末梢神经。外卖员数量大,接触群体面广,具有“穿街走巷”的在地优势。让外卖员成为守护生命的移动救护员,有利于打通急救的“最后一公里”。外卖骑手们以“城市移动探头”的角色,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平台机制赋能:从“社区侠”到“守护者联盟”
事后,饿了么平台对张宝剑授予“蓝骑士社区侠”称号,并发放了1万元奖金。这不仅是对个体的认可,更是平台对公益行动的制度化激励。
据了解,饿了么鼓励骑手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当好社区的应急侠、安全侠、守护侠,通过“公益上报”功能、急救培训体系、骑士驿站等机制,将骑手的个人担当转化为可持续的社区服务能力。例如,江汉区蓝骑士驿站配备AED设备,成为普及急救知识的培训点;骑手在系统中报备交通、消防隐患,可获得“社区侠”激励。这种“职业赋能+公益服务”模式,让外卖骑手从“被管理对象”升级为“治理参与者”,形成“骑手守护社区,社会反哺骑手”的良性循环,为“社区守护者联盟”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构建善意“守护网”看见全社会向善的力量
事后,老乡鸡为张宝剑提供一年“免费爱心骑士餐”的举措,既是对善举的即时回馈与善意传递。当企业以“骑士餐”“小哥食堂”等形式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时,公益便从单向付出转变为双向奔赴。
更深层的协同体现在社会资源的整合:政府部门为张宝剑免费更换AED电极片,工会组织急救培训,退役军人事务局慰问表彰……多方力量共同织就了一张“守护网”,让善意不再是个人的一腔孤勇,而是全社会共同奔赴的集体行动。
张宝剑的故事中,个人、平台与商家三位一体,产生推动正能量传递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已在多地落地生花:社区打造骑士驿站、友好商圈,让骑手获得归属感;饿了么联合支付宝推出“碰一下开门”服务,畅通外卖服务的最后“100米”,构建骑士友好社区;公益组织与社区合作普及AED使用方法……这些举措共同构建起“人人可参与、善意有回报”的生态。
当骑手们随身携带的AED成为“城市标配”,当平台激励、企业关怀、社会托举形成连锁反应,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便不再依赖偶然的英雄主义,而是演变为可复制、可持续的治理智慧。这种智慧将个人担当纳入制度保障,让企业责任对接社会期待,使每份善意都能在多方守护中精准抵达。当每个善意都能被看见、被珍视、被接力,我们相信,向善的力量终将成为滋养城市文明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