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科技驱动 引领生活服务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以科技驱动 引领生活服务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

来源:光明网2025-03-28 18:35

  编者按:

  民营经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引擎,始终是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石。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一词共出现7次,进一步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信号。为展现民营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的新实践、新成就,光明网策划《领航企业新篇章》栏目,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探讨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为同类企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在数字经济席卷全球的今天,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发展的必答题。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指出,线上化、平台化和智能化是餐饮业数字化的关键内核,是餐饮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提、基础和关键手段。“美团作为这一进程的深度参与者,其餐饮系统已构建起覆盖餐饮经营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美团餐饮系统相关负责人吴起表示,公司致力于推动商品和服务零售在需求侧(用户)和供给侧(商家)的数字化转型,以促进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从“指尖经济”到民生温度:数字经济重塑本地生活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餐饮业正逐步构建起涵盖消费者、从业者、供应链伙伴的互联生态。从前端消费到后端管理,从服务创新到模式变革,数字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毛细血管,塑造着全新的经济形态与社会风貌。

  据吴起介绍,美团餐饮系统通过链接餐厅经营数据和平台大模型技术,为餐饮商户提供了从前厅管理、后厨生产管理、会员管理、线上外卖双平台运营、督导标准化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方位数字化经营支持。这一系统不仅帮助餐厅更深入地了解顾客和商圈,为商业决策提供有效依据,还通过业内最高标准的数据安全保障措施,打消了餐饮企业的顾虑。

  面对餐饮行业业态复杂、规模跨度大、经营模式多样的特点,美团餐饮系统摒弃了“一刀切”的解决方案,转而构建起精细化、分层化的产品矩阵。仅2024年,该系统就完成了近300次产品版本迭代,新增功能超过5000项。“未来,餐饮企业需要构建‘人-货-场-财’四位一体的数字化体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吴起说。

  从“低值利用”迈向“高值化应用”:青山计划探索低碳生活

  自2008年成交第一单外卖到现在,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外卖市场。塑料餐盒回收面临分类难、成本高、再生品附加值低等痛点。美团青山计划项目总监田瑾直言:“只有让回收产生经济价值,环保行动才能持续。”为此,美团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作,推动再生塑料从“低值利用”迈向“高值化应用”。

  从2017年推出行业首个环保行动“青山计划”,到2021年设立青山科技基金,初期投入5亿元支持环保技术研发。“技术的突破让环保不再是成本负担,而是新的商业机遇。”田瑾说。

以科技驱动 引领生活服务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

  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垃圾分类回收合作社区

  由青山计划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开展的“盒聚变”餐盒回收项目将项目拓展到更多区域,截至2024年底,青山计划已在全国20个省份22个城市,与当地的回收机构携手落地规模化垃圾分类及餐盒回收项目,累计回收超过2.9万吨塑料餐盒,合计减碳量约4.4万吨。与此同时,美团推动再生技术升级——上海睿聚环保的“餐盒高值化回收再生创新技术工艺方案”将再生聚丙烯颗粒品质显著提高,并获美国FDA无异议函;东华大学研发的“再生餐盒料制备低碳丙纶面料”被制成马拉松赛事服装,开辟了再生材料的高端应用场景。

  从“无法触及”到触手可及:科技重塑城市服务网络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数字消费市场活力纷呈,平台企业助力消费提质升级。外卖平台开展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等多场景下的无人机外卖配送业务,开通超过53条航线满足消费者时效性需求,助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无人机配送网络构建的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截至2024年12月,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累计完成订单超45万单。即时零售配送服务覆盖了办公、社区、景区、市政公园、校园、图书馆等多种场景,可为用户配送9万余种商品。在医疗场景中,美团无人机可围绕医疗血液、检验样本、院前急救物资、特殊药品等医疗物资配送需求建设端到端的全天时急送网络。

  “未来,我们会聚焦在城市低空物流领域,在技术、运营、服务等不同方面持续投入,同时将无人机配送带入更多场景中进行尝试。”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表示,要通过无人机+生活服务场景的结合,不断完善城市低空物流网络,“把路修到天上去”,提升配送的服务体验和效率。

  从餐饮数字化到绿色科技,再到低空物流,美团正通过多线创新巩固其“科技+服务”的生态优势。在消费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命题下,美团的探索或将为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更多范本。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创历史新高

  • 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