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2025年巢湖市高素质农民培训会正在火热进行,本次培训采取“理论+实操”双轨模式,为农民学员们打开了智慧农业的新大门。3月26日,植保无人机实操演练将“课堂”搬到田头,为广大学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实操教学课。
“飞机到地作业的时候先展开桨叶,安装电池,起飞的时候离飞机6米远。在飞防过程中,千万不要越过铁路、高压线……”3月26日上午,在巢湖市中垾镇建华村一块田头,两架搭载北斗定位系统的农业无人机同步开展教学。教学中,技术人员耐心细致地从设备的组装调试讲起,每一个零件的安装位置、每一处线路的连接方式都详细示范。在参数设置环节,技术人员深入浅出地讲解各项参数对无人机作业效果的影响,让学员们明白如何根据不同的农田状况、作物种类精准设置。智能打点的教学中,学员们第一次接触到通过高科技手段规划无人机飞行路径,精准定位作业区域,这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准确性。
起飞、作业到降落,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技巧与安全规范。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从起飞前的检查流程,到飞行中的姿态控制,再到作业时的喷洒均匀度把握,最后到安全降落的每一个步骤,都确保学员们掌握到位。从开始的“不敢飞、不熟练”到后来的“敢飞、会飞”,学员们逐步掌握了作业任务和无人机的飞行、喷洒等作业技巧。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们更深入了解了无人机对我们农业的重要性,既省时又省力,大大提高我们作业效率,也能为我们带来增产增收。”巢湖市坝镇后义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后义说,这样的田间培训,看得见、听得懂、易交流、接地气。
据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巢湖市分校(巢湖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徐鹏介绍,如今对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的需求量比较大,希望通过培训,培养更多新机手,不断提升高素质农民对植保无人机实操能力和水平,真正解决传统农业耕、种、管等难题,通过科技和人才的力量,助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丰收,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新动能。(马丰成 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