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春寒料峭,在沙头镇的迪恺亚生态园草莓大棚里,却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一颗颗鲜嫩欲滴的草莓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工人们正忙碌地采摘着这些“红宝石”。
某生态园负责人张磊介绍,该生态园目前种植草莓50亩,包括10亩架式栽培大棚和40亩地栽大棚,主要种植品种为“大叶红颜”,还有少量的“初恋”和“粉玉”等品种。“架式栽培的大棚每亩产量大约为3000斤,地栽大棚每亩产量为4000斤,每亩草莓的经济收益能在2—3万元。”谈及草莓的经济效益,张磊格外欣慰,“别看架式栽培产量比不上地栽草莓,但架式栽培不用弯腰采摘,无土化也让棚内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不少顾客都愿意周末带上家人一起体会摘草莓的乐趣,自己采摘的售价更高,这也是一门‘农业经’。”
张磊是一位草莓种植“新农人”,在今年江苏省优质草莓品鉴推介活动中,他种植的草莓荣获了特等奖。“我曾以为农业都是传统的,只能‘靠天吃饭’,然而全身心投入其中才知道,科技与智慧可以赋能农业实现不一样的新发展。” 今年年初,张磊凭借自己的“独家秘笈”——冷冻苗技术,抢先一个月登陆市场,草莓一度供不应求。张磊介绍,冷冻苗技术就是将幼苗提前冷冻,促进花芽分化、提前开花。这种方法使得幼苗在定植后3至5天内即可完成根系生长,并迅速脱离休眠状态恢复生长,相较传统种植方法缩短了约30天的生长周期。“我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才真正掌握了这项技术,今年,我成功栽种了1.5万株冷冻苗,明年计划种植10万株。”张磊信心满满地表示。
“生态园发展得越来越好,税务部门也帮了很多忙。”张磊表示,在成立初期,他只想着怎么把草莓种植好,税务方面没有考虑太多,也曾与消费者发生过发票方面的纠纷。税务干部上门,详细辅导如何申报、开票,还讲解了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税费优惠政策,在税务部门的引导下,企业经营越来越规范,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据了解,随着草莓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沙头镇的草莓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沙头全镇草莓种植面积达700多亩,种植的农业企业和农户达到30家以上,主要种植品种有红颜、越心、桃醺等,产业总产值近2500万元。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市广陵区税务局组建“广税先锋”青年服务团队,走访辖区内的草莓种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掌握其基本信息,对草莓培育、种植、销售等全流程中的涉税环节进行精细辅导,对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涉税风险及时提醒,以规范管理支持草莓经济健康发展,助力当地村民走上“甜蜜”致富路。
一颗小小的草莓散发着清甜的气息,也传递着农户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广陵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涉税需求,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延伸纳税服务触角,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力度,让涉农税收政策的落实更有力度、更有温度,努力描绘乡村振兴“莓”好风景。(张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