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人寿数字化转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中国人寿数字化转型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光明网2025-03-19 17:52

  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是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持续推进“数字国寿”建设,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依托、以智能为引领,不断完善线上与线下联动、人工与智能协同、金融与生态融合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坚决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高质量服务国计民生。

  做好精准赋能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人寿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切实深化数据治理和数据利用,更精准满足各类实体经济主体的多元融资和保险保障需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普惠金融、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支持。

  中国人寿通过数字技术,将金融保险产品与特定场景紧密结合,推出一系列更加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例如,在助力提升“三农”领域风险保障方面,公司推出面向农民群体的小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农业保险等产品,利用数字化平台简化投保流程,扩大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

  中国人寿借助数据、渠道和技术优势,更准确识别中小微企业以及长尾人群的信用风险,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全面覆盖长尾人群、产业和地区。例如,为更好赋能企业客户经营管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根据科创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特点开发系列特色产品,推出“惠信通”贷款产品,实现客户授信申请、审批、合同签订、提款、还款的全线上化,有效满足企业小额、短期流动资金融资需求。

  提升客户体验 更好守护人民美好生活

  中国人寿加快构建全渠道数字化客户服务体系,积极利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着力提升移动化、智能化、自助化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

  近几年,中国人寿从线下到线上的服务转型成效显著,金融保险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大大提升。公司通过构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保险服务线上触点的全面布局,推出多元化的线上平台,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投保、查询等服务操作。例如,公司大力推进客户联络中心数智化转型,全面升级语音服务,依托前沿AI技术建设智能问答交互机器人,实现“千人千面”专属客户服务、一站式“自助报案”服务等十余项高频人工咨询服务的智能化替代。

  为积极促进数字技术和保险理赔服务的深度融合,中国人寿通过与医保、第三方数据公司、医疗机构等单位的系统对接,为客户提供赔案快速处理、保险金快速给付的新型理赔服务模式。一是理赔服务变“被动”为“主动”。在客户住院治疗期间,公司便主动向客户提供入院探视服务,完全改变了由客户申请的传统服务模式。二是理赔手续更精简。公司依法合规通过从合作单位获取客户诊疗数据,客户无需再向公司报案和临柜申请,无需提供诊断证明、住院病历等资料。三是实现“零时效”赔付。公司在开展理赔直付的部分地区,实现与医保或者医疗机构的系统对接,客户出院结算医疗费用时,通过医保和商保的数据直连,保险金实时计算并完成给付,直接抵扣医疗费。这种“一站式”理赔直付服务模式,带给客户良好的理赔服务体验。

  强化发展动能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

  中国人寿加快打造智能高效数字金融体系,整合科技资源,优化完善数字化协同、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管控等基础设施,从创新产品、优化服务、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险集团。

  中国人寿不仅加强合规风控的数字化赋能,还应用数字技术创新风控手段,推进风险管理从等量管理向减量管理转变,将风险管理前置。例如,公司依托知识图谱等技术赋能反欺诈、反洗钱等领域工作,实现反洗钱智能查证、非法集资智能识别。

  中国人寿坚持以科技为员工和组织赋能,提升各环节数字化水平,有效形成经营管理创新升级、业务协同持续加强、集团管控全面高效的新发展格局。例如,公司广泛运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关键领域,推出集模型体验和数字员工孵化于一体的智能工坊,“智能助手”“智能风控”“企信通”等多个成果有效落地,经营管理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紧紧围绕金融强国目标,大力推动实施“333战略”,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商业模式与产品服务创新,奋力谱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国寿篇章。(李淼)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