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二维码应用普及趋势日益深化,零售业态也迎来了从一维商品条码向商品二维码迭代的新时期。中国消费市场体量大,决定了零售业日用消费品数量和品种双多。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种2163.9万种,比上年增长14.1%,消费品年度新增总量自2020年以来首次超过2000万种,达到近五年最高值,平均日增商品超5万种。面对如此庞大的零售业态,一维到二维条码的转换工作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作为中国物品编码和商品条码的管理机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一方面以标准化为基石,从源头把住技术关口,制定《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并积极响应《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商品二维码技术沿着规范化、顺应统一大市场的方向推进;另一方面,联合各地编码分支机构,找准具有影响力的零售企业,启动商品二维码应用试点,从应用的角度使技术顺利落地,通过在企业自有短保质期商品上以商品二维码替代传统一维商品条码,构建“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二维码应用体系。
应用试点企业数字化升级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码两用”的体系,以提高商品管理水平,支持在POS端扫描商品二维码进行结算。其难点在于原有硬软件系统的升级改造,确保其精准解析商品二维码,并实现过期商品自动拦截,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控。试点工作将率先完成小批量商品的二维码切换,后续逐步扩大商品范围。升级后的商品二维码包含商品条码、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数据,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常用扫码工具查询商品详细信息,确保食品安全信息透明可查,为消费者带来更为优质、安全的购物体验,助力“智慧零售”生态建设,加速商品二维码技术在民生消费领域的普及。
目前,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GM2D)引发的商业基础设施革新已进入实施阶段,此次试点是继北京商品二维码应用示范以来的新标杆,也是落实GM2D的重要实践。2025年,编码中心将持续深化二维码技术在零售、供应链等场景的应用,联合一批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单位建立二维码应用示范,为零售业创新提升提供助力。(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