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去年以来,博爱县坚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在延续乡风文明型、产业带动型、文化引领型、乡村旅游型、城郊融合型“五型村庄”建设基础上,去年共打造图王、泗沟等20个县级和美村,争创8个省级和美村、8个省级富美村,探索出一条减负赋能背景下和美乡村建设务实新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该县围绕南部蔬菜产业、中部两牛产业、北部休闲农业三大特色产业片区,与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开展多层次院地合作,守好群众的“菜篮子、肉案子、奶罐子、果盘子”。建立果蔬新品种、新技术综合试验基地2个,蔬菜年产量、产值均占全市三分之一份额;育苗基地年育苗能力达到1亿株,占全市总育苗能力的四分之三;优质林果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各类水果4万吨。
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该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用好做足竹文化、水文化、红色文化、非遗,将艺术文化精髓与乡村建设融合,以文化增添美丽乡愁,持续叫响博爱县“太行竹林水乡”品牌。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该县坚持系统整治,一体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路域环境治理、城乡环境整治,推动全域风貌提质。2024年共完成32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对月山镇下秦河沿线11个村的污水管网进行改造,并同步开展改厕工作;以沁河、大沙河、丹河等14条河流及57处农村排涝河道及小微水体为整治重点,定期对河道整治清洁。每年投入2600万元,聘请郑州清尘公司进行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转运;投资6亿元建成焦西静脉产业园,解决全县及周边三县(市)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处理“零填埋”、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硬化110个村背街小巷,整治空宅院3321座,改建小花园等527处。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力有效。该县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860万元,实施优质林果、食品加工、冷藏保鲜等特色产业项目53个,建立育、种、产、销链式体系,初步形成了蔬菜、林果、竹林、澡巾、怀姜等土特产品牌。全县233个产业项目收益1233万元,收益率6.9%。
长效机制创新同样可圈可点。该县通过整合社会捐助、政策融资、部门整合、财政配套、向上争取、群众自筹等六方力量,用好全省第一支乡村振兴暨双百双争公益基金,为村企牵线搭桥,打造出企地共创、共建、共享和美乡村新路径。其中,博爱新开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对口帮扶图王村,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和企业帮扶,累计投资464万元,用于背街小巷硬化、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河南天基轮胎有限公司注资800万元,打造西张赶“竹里乡居”民宿项目,为乡村旅游再添新亮点。(王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