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时,把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强调“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举措,既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提升我国经济韧性的战略基点,也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需收缩压力持续显现的外部挑战,叠加国内消费动能转换、有效投资不足的结构性压力,全方位释放内需潜力是增强经济内生动力的关键抉择。这有助于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可靠保障,筑牢经济长期向好发展根基。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构成外需,消费与投资共同构成内需主体。因此,激发内需增长的内生动力主要还是依靠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就当前阶段而言,一方面,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消费释放内需的潜力和空间很大;另一方面,我国新型工业化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催生出产业链各环节投资需求,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新基点。可见,通过壮大消费与投资“两翼”,全方位释放我国内需潜力,既有理论上的逻辑性,也有实践上的可行性。因此,必须从消费和投资“两头发力”,激发内需增长的内生动力。
一是大力提振消费,激活经济发展引擎。从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来看,提振消费,关键是要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层级。消费能力决定了居民是否有钱消费,消费意愿决定了居民是否愿意消费,消费层级决定了居民的消费质量。因此,要从改善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居民消费意愿、优化居民消费层级三个方面发力。首先,要做好稳就业、惠民生工作,促进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既有财富价值,增加居民当前收入,改善居民预期收入,让居民有钱消费。其次,要加强保障政策,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重点领域生活负担,做好民生兜底工作,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需求,让居民无忧消费。最后,要注意居民消费需求结构性变化,增加个性化、数字化、绿色化高质量产品供给,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消费幸福指数。
二是提高投资效益,孕育经济增长后劲。从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来看,总资产主要由存量资产、增量资产和减量资产三部分构成。提高投资效益,既要在新增投资中找着力点,又不能忽视存量资产和减量资产的潜在作用,必须统筹好盘活存量、做优增量与处置减量之间的关系。因此,要从有效盘活存量资产、精准配置增量资产、快速变现减量资产三个方面发力。首先,要开展全面清查,摸清资产底数,对各类存量资产分类管理,优化基础设施REIT市场机制,深化PPP模式在长期稳定经营性项目中的应用,改造闲置低效资产。其次,要改善营商环境,健全回报机制,引导企业聚焦重点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高水平调动社会投资,完善政府投资决策制度,放大投资乘数效应。最后,要依法合规利用各类资本市场,加大处置“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的力度,引导不同类型低效无效资产阶段性退出,为增量和存量优化腾挪空间,为重塑资本活力创造长期价值。(作者:张小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庆华,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