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1)换届会议及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聚焦标准化体系完善、关键技术攻关与国际合作深化,旨在以标准引领技术创新,为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分委会主任委员张成海强调,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是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的核心基础,需凝聚行业力量,加速构建高水平标准体系,支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发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代表孙晓辉指出,新一届分委会要立足国家标准化战略,强化国际标准话语权,尤其在智能网联、无源物联网等前沿方向抢占先机,确保标准“用得上、管得好、走得远”。
会议披露,我国已初步建成覆盖条码、射频识别、实时定位等技术的国家标准体系,多项成果跻身国际标准,如汉信码、工业化建造等国际标准成功发布,推动国内产业链竞争力显著提升。分委会秘书长王毅表示,下一步将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快工业化建造构件部品标识、检测等关键国家国际标准研制,并加强标准宣贯与产学研协同,助力企业精准应用。
与会专家指出,标准化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自动识别技术作为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纽带,其标准创新将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商贸物流效率提升及社会治理能力升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支撑。会议同步向业界发出倡议,呼吁更多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共促技术应用生态繁荣。
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标准化工作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夯实基础,进一步彰显中国在全球信息技术标准领域的引领力。(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