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劳动者发现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被企业“悄悄缩水”,自身权益受损时,该如何寻求公正的解决?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高邮市税务局在高邮市汤庄镇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成功开展一次社保费争议调解会,给出了有力的答案。这是高邮市社保费征缴争议处置工作融入矛调中心以来化解的首例案件,标志着高邮市税务局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太感谢了,原本以为要打一场官司,没想到在家门口通过调解就将问题解决了。”刘先生感慨道。刘先生就职于位于汤庄镇的一家机械制造企业,工作期间遭遇意外事故被认定为工伤。近期,他发现自2021年3月到2024年8月期间,企业为其缴纳社保的基数远低于实际工资水平。刘先生的工资缴费基数应该为8000元,但是该企业按照4000元的标准来缴纳,这不仅社保费没有缴纳齐全,更导致他每个月少拿了3200元左右的伤残金。与企业协商未果后,刘先生前往高邮市人力社保局寻求帮助,希望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按照“社保争议基层联调”机制,市人力社保局接到案件后,立即牵头启动“1+3+N+1”联合调处程序,组织市税务局、市人力社保局、政府矛调中心成立专项调解组,通过“一站式”平台受理、多部门联合调处,在汤庄镇矛调中心开展调解会议。会前深入了解双方诉求,缓和对立情绪,避免矛盾激化。调解过程中,调解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人文关怀。高邮市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向企业详细解读社保费政策法规,从法律、合规、情理等多维度分析问题,引导企业正确认识自身责任。经过耐心沟通和协商,争议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当场签订调解协议。最终,企业向刘先生补偿了未缴纳齐全的社保费和11.5万元的伤残金,并承诺今后将加强社保法规学习,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目前,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由人社部门做好牵头协调,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争议联合处置的相关规定,会同税务、医保、信访、司法等部门及时妥善调处化解社保费征缴矛盾纠纷,确保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工作合力。这一模式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提升了社保费征缴争议的处理效率和水平,是社保条线夯实“六基”工程的生动实践。
接下来,高邮市税务局将以本案为样板,继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融入“一体化”协同机制,加强社保争议处置中心与矛调中心的联系,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调网络,完善“调解优先、执法衔接”的多元解纷体系,切实将群众“忧心事”办成“暖心事”,为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实保障。(高鹏 刘海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