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无锡市锡山区“产业之树”上“小巨人”企业硕果盈枝。国家税务总局无锡市锡山区税务局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梯度培育体系,依托税收大数据应用靠前服务,精准推送税收优惠政策,助力“小巨人”企业向下扎根、向上拔节。
“智慧车”驶上“聪明路”
晚高峰时段,锡东新城商务区的一个全息路口,数十辆安装了智能网联车载终端的测试车鱼贯而过,它们正运用车载传感器和通信设备收集信息对周边设施进行信息采集和上传。感知设备相当于给车和路装上“眼睛”和“嘴巴”,“互联网+交通”模式则让城市交通大脑与各类感知设备联动,智慧物流、智慧环卫、无人公交、无人的士……多种曾经在科幻小说中描绘的自动驾驶场景照进现实。
无锡车联网小镇,是以车联网为主题的省级特色小镇。无锡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拳头产品“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成功入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我们在智慧交通方面掌握26项发明专利和35个自主品牌。”董事长、总经理杨雷介绍。
企业开足马力创新研发的背后,是税费优惠为企业焕发活力带来的“真金白银”助力。据统计,该公司落户锡山以来,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700余万元。
为了让红利快速落到“账上”,锡山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标签式、分类化管理,提供税费政策推送辅导、涉税风险提示提醒、纳税信用等级提升等个性化服务,打造“税企直联”沟通渠道,针对性解决企业研发费用归集、核算等问题。
“国家激励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更坚定了我们自主创新的步伐。”杨雷表示,“去年12月,我们的智慧交通产品被纳入江苏省数字消费创新场景,接下来我们将以更先进、更智能的产品擦亮车联网先导区这块‘金字招牌’。”
让人形机器人“活起来”
“这款工业协作机械臂将被应用在某微电子生产线上。”走进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做着产品交付前的最后测试。接入VGA 图像数据分析系统并获得算法加持的机械臂,通过对关节模组性能进行优化,不仅能极大减少人力成本和工时成本,更实现了操作零错率。
关节,事关机器人灵活性,占到了总硬件成本的70%以上。公司创始人孙则讵说:“我们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努力攻破了核心零部件的多项技术难点,去年的销售额比成立之初翻了9倍,自我造血功能越来越强。”
从打磨关节零件,到集成关节模组,再到研发协作机械臂本体,如今又步入人形机器人的整体产业生态,短短几年该公司已迅速成长为国内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重要供应商。2024年底,随着锡山人形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园,一批产业重磅项目入驻,产业链集聚效应正在逐步凸显。
产业规模在增长,政策供给也在同步发力。为更好服务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发展,锡山税务部门将适配的税收政策和服务举措按照链条进行再整合、再链接,针对性帮助园区企业享受全链优惠政策,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同时,跟踪孵化项目发展进度,收集涉税诉求,发送风险提示,为目标企业和相关产业链量身撰写税收分析报告,把企业“提问题”变为税务部门主动“送答案”。
“从新办注册、申报缴纳到优惠政策落实,税务部门一直主动问需并开展针对性辅导,为我们解答了申报、用票等方面的涉税疑难,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孙则讵介绍,公司现已完成3500平方米的生产场地建设,将进一步加速人形机器人一体化伺服关节产品的研发生产,计划配备6条数字产线,预计年产能达18万台。(李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