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广西河池市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25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2.8倍。2024年12月1日起,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国家税务总局河池市税务局聚焦“水经济”经营主体涉税需求,持续深化税制改革,以优质的税费服务举措和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助力水资源转化为“水财富”。
税惠润“饮”,“水饮品”行稳致远
近年来,罗城县税务局聚焦本地水企业发展需求,打造“网络智慧办税服务圈”,压缩发票审批时限至0.5个工作日,助力水企业轻装出行。在税务服务团队的帮助和指导下,广西某公司近年来享受到近300万元的税惠政策。
近年来,河池市税务局大力推动“寿乡”水资源优势成果转化,凤山县税务局联合商业银行推出“水企贷”等产品,凤山县某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依照纳税信用获130万元贷款,用于扩建生产线、购买原材料,市场份额提升10%。巴马瑶族自治县税务局推出智慧办、定制办等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滴灌”举措,2024年全县饮用水行业总产值10.28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产业“活水”到“强水”的跨越。环江县税务局深化“税务辅导员”全方位辅导,广西某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以来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00多万元。
服务加码,“水经济”破浪前行
滩水利枢纽工程横卧在汹涌澎湃的红水河上,年平均发电量达到187亿千瓦时。自我国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后,由于水资源税涉及黔桂跨省问题,改革后如何申报成为企业难题。
在了解到企业这一难题后,天峨县税务局深入公司和库区,详细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和历年水资源费缴纳情况,实地察看发电量计量设施设备,并就公司该适用税额和分成问题与贵州省望谟县、罗甸县等税务部门研讨协商,再向上级税务部门汇报反映,推动水资源费改税政策落地见效,帮助该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420余万元的水资源税。
水电站、水产养殖、“水康养”等一大批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水经济体”应运而生,为推动“水经济”发展,河池市税务局持续优化服务举措,通过“主动向前、多走一步”的服务“减负”,帮助企业攻坚克难,轻装上阵。
在宜州区,税务部门发挥“金钥先枫”服务团队优势,打造“办税直通+专属服务”个性化方案,帮助某水电厂获得税费减免共计17万元;在大化,税务部门聚焦水产养殖行业发展需求,定制“一企一策”套餐,采取“在线应答+入户辅导”的方式,实现兜底辅导“不断档”;在南丹,税务部门针对“水康养”经济特设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税务服务,推动康养经济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税改赋能,“水产业”向绿而进
为推动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这一利好政策成果显现,河池市税务局聚焦涉水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绿色税制”落实,为企业技术创新、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金城江区税务局加力推进水资源税改革,利用信息化手段,共同构建“税务征管、水利协作、自主申报、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征管模式。“费改税后,我们对水资源使用和税费缴纳更加清晰,也更加注重合理用水,不断优化发电流程中的用水环节。”广西某公司财务负责人余女士说道。
为确保水资源税改革落实落地,都安瑶族自治县税务局与都安瑶族自治县水利局召开水资源费改税对接会,并通过“入企宣讲”、开展热线电话一对一服务等方式,针对性讲解水资源费改税政策要点、操作流程。截至目前,共有25户企业完成水资源税申报并缴纳税款14.96万元。
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禀赋、经济财富是河池市发展的一大动能。河池市税务局将持续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做好水文章,算好经济账与生态账,推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构建绿色、节水、生态的“水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李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