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去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三百六十万亿元,增长百分之五点八——
物流业发展效能稳步提升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南站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外运的主通道之一。为保障煤炭运输畅通,呼和浩特南站采取多种措施,提升铁路运煤能力和效率,确保内蒙古煤炭外运安全高效。图为日前工作人员在呼和浩特南站进行运煤机车检查。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摄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单位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总体看,2024年,物流业运行总体平稳,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改善。业内人士认为,物流企业智能化转型与效率提升,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总量增长结构改善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显示,2024年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稳步提升,全年物流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看总量——2024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从增长贡献看,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增长贡献率为77%,是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新业态发展带动下,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增长6.7%,贡献率为11%,是物流需求增长的重要潜力。
看结构——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流总额占比合计为5%,与上年相比小幅提高,绿色化、数字化类型物流需求发展态势明显;农产品物流总额、进口货物物流总额占比合计为7%,比重保持稳定;工业品物流总额占比88%,同比略有回落。
物流业总量增长、结构改善,智能制造、高技术制造等高端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物流量增速超过15%,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物流量分别增长15.6%、14.2%。
“2024年中国物流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物流的供给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特别是长距离运输通过水运和铁路的占比逐步增长,物流行业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刘宇航说。
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业发展效能稳步提升,还体现在一些重要指标的“增”与“减”上。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物流业总收入13.8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4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9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为14.1%,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成本稳步下降。各环节物流费用比率均有所下降,运输费用与GDP比率为7.6%,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与GDP比率1.7%,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物流结构向优主要表现有四方面:
一是高效运输方式恢复较快,占比有所提高。全年民航货运量同比增长22.1%,航空运输方式占比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二是协同运输方式发展态势良好,联运衔接更加紧密。全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约115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左右。
三是水运效能有所提升,长距离运输公转水稳步推进。全年水运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8.8%,水运货运周转量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公路货运周转量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
四是供应链体系逐步建立,协同推动全链条降本。重点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订单量增速超过10%,重点工商企业物流业务外包比重超过65%。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入应用,物流企业在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智能仓储、无人配送和自动化分拣等新的生产方式,既提升了物流效率,还降低了物流成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宏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俞剑说。
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累计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物流枢纽体系,国家物流枢纽总数增至151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枢纽网络。如今,产业与物流协同、集聚发展,正在促生很多新增长点。
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期间,顺丰根据云南鲜花、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预测件量,提前储备运力、人力、场地、物料等资源,实现了鲜花承运量最高峰较平时涨幅三倍以上。在上海,上海海关与上港集团协同打造物流数据交互体系,依托电子围网、智能卡口、北斗定位、数字指纹等高新技术保障集装箱码头不间断作业,2024年助力外资班轮“沿海捎带”运输规模突破12万标箱。
政策层面也接连释放利好。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宣布在天津、唐山、宁波等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旨在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俞剑表示,当前物流业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中小型物流企业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不同主体协同合作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同时,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很大发展潜力。“未来应进一步打造共享物流平台,按需共享仓储和运输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继续加大区域性分拨中心和智能仓储建设,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他说。(王俊岭)